美文网首页
《不被支配》副标题是“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不被支配》副标题是“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08-28 09:35 被阅读0次

    《不被支配》副标题是“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1、只有我们了解了恶性自恋者是什么样的、他们会使用哪些隐蔽的手段来操纵别人,我们才能保护自己免受虐待和伤害。

    2、我们越是为任何形式的虐待进行辩护,将其合理化,或给它找任何其他理由,就越是把那些真正需要同情的受害者推向孤立无援的深渊。

    3、我们的刻板印象是,自尊心低的人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猎物,但事实上,一个原本高自尊且有安全感的人,也完全可以被自恋者拉下马来。

    近几年的一个热词:PUA。它指的是在一段关系中,一方通过言语打压、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操纵和精神控制。如果说PUA是一套可以后天学习的操纵技术,“自恋型人格”就是天生的PUA高手。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为“NPD”。“自恋”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质,人性里都有自恋倾向,不过我们今天说的NPD,严重程度就与之不同了,它有一套严格的诊断标准。对自恋者的定义是:从成年早期开始,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都有自大、过分苛求他人倾慕和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的人。对自恋者的评判标准,第一,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第二,沉溺于对成功、权力、才华、美貌的幻想;第三,相信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特殊的人才能理解自己;第四,过于追求他人的赞美;第五,充满特权感;第六,经常嫉妒别人或者认为别人嫉妒自己;第七,行为和态度显得自大、傲慢;第八,缺乏同理心;第九,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剥削性。只要满足以上这些评判标准中的5项及以上,就可被视为自恋者。

    由于自恋者缺乏同理心,且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剥削性,他们身边就会出现受害者。如果你曾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饱受否定与折磨、不停地怀疑自己,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卑微、越来越不自信,那你可能就受到了来自自恋者的虐待。无论男女,无论背景,无论学历或智力水平,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自恋型虐待的受害者。而一旦陷入了来自自恋者的圈套,受害者就会很容易泥足深陷,因为对方长期的操纵和贬低产生无价值感、焦虑,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此外,由于整个社会对自恋者及其操纵手段缺乏认知,受害者还很容易陷入自证怪圈,受到“受害者有罪论”的舆论攻击,遭受双重伤害。

    在关系中,学会识别危险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的关系包括但不仅限于亲密关系,无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中,我们都可能会碰见自恋者,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朋友、老师、同事或领导。只有我们了解了恶性自恋者是什么样的、他们会使用哪些隐蔽的手段来操纵别人,我们才能保护自己免受虐待和伤害。

    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质,有哪些操纵别人的手段,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自恋,应不应该去同情恶性自恋者。为什么受害者总是难以脱身,什么样的人容易被自恋者盯上。如何斩断有毒的关系,和自恋者有效断联。如果在生活中不得不和一些自恋者打交道的话,又该如何应对。

    自恋者是如何操纵他人的?

    在人际关系中,自恋者有一系列操纵他人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比较耳熟能详的“煤气灯操纵”。它的定义是:个体通过欺骗别人,使之对自己的想法、感知或信念产生自我怀疑。受害者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要疯了,被安上“疯子”的名号。“煤气灯操纵”这个词的灵感来源于一部1944年的老电影《煤气灯下》,在这部电影里,男主故意调暗家里的煤气灯,让它忽明忽暗,女主询问他时,他却说煤气灯没问题,是她出了问题,后来女主逐渐相信真的是自己精神出了问题。煤气灯操纵,是自恋者常使用的操纵方式之一。他们会否认、淡化、合理化或者扭曲自己的虐待行为,使受害者相信虐待行为不存在,是自己出了问题。

    第二种方式是引发嫉妒。自恋者会故意制造三角关系,挑起伴侣的醋意。他们会将受害者的外貌、个性、成就和其他人比较,让受害者和自己的前任或者其他人展开竞争,并给受害者灌输一种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自尊,享受被害者因此引发的嫉妒和痛苦情绪,获得自恋供给,并借此控制并打压对方。

    第三种方式是甜蜜轰炸和刻意贬低的组合拳。在恋爱初期,自恋者会对受害者进行甜蜜轰炸,狂献殷勤,奉承对方,承诺未来,让受害者陷入甜蜜泡泡中,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遇见了“灵魂伴侣”。然后自恋者的态度会突然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开始贬低受害者。自恋者会对受害者忽冷忽热,在甜蜜和冷酷之间来回切换,形成一个“理想化—贬低”的虐待循环。这种循环每发生一次,受害者的底线就会又降低一些,会觉得爱就是这样变幻莫测、痛苦不安的。受害者的价值感不断被打压,他们就会更加渴望来自自恋者的肯定和认可,这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情感创伤,甚至伴随其终生。

    而当受害者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提出疑问时,自恋者会用到“筑墙”这种方式堵得对方无话可说。“筑墙”,指的是不愿意参加任何有建设意义的对话,敷衍且拖延,拒不配合对方解决问题。筑墙是最具破坏性的沟通方式之一,它在婚姻问题中很常见。筑墙是一种冷暴力,让受害者长期缺乏安全感,在关系中如履薄冰,甚至更卖力地取悦自恋者。

    接下来,自恋者可能会一言不发地消失,也可能会出轨,把受害者抛弃。但抛弃并不一定就是虐待循环的最后一步,因为自恋者可能又会回来,这被称为“回吸”,指的就是施虐者这样的“掠食动物”把受害者吸回虐待循环。回吸不代表自恋者放不下这段感情,又或者“浪子回头金不换”,它只是为了强化自恋者内心的控制感和权力欲。在他们眼中,他们在追求新的供给源,也就是寻找新的掠食对象的同时,还能随时按需回到旧的供给源身边。

    在亲密关系中,自恋者还有一些其他表现。比如,对伴侣过分挑剔,通过言语暴力欺压对方、贬损对方,贬低受害者的外表、智力、职业、成就等。这种贬低可能会被伪装成玩笑或者逆耳的忠言,但它会慢慢地给你灌输一种无价值感。自恋者在身体或性方面有施虐倾向。他们会控制受害者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抹黑、诽谤受害者,破坏受害者和其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破坏其人际支持网络。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受害者很难摆脱自恋者的虐待循环。为了避免自己身上的问题受到指责,自恋者还可能会蛊惑受害者,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受害者身上,说是受害者嫉妒心强、占有欲重、黏人、虚伪,让受害者相信被虐是自找的,但实际上有这些问题的不是受害者,而是他们自己。

    一位受害者在书里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位受害者是一位女性,她爱上了一名自恋者,在和这位自恋者相处的过程中,她时常遭受微小且隐蔽的贬低。她说:“他会对我说这样的话,‘你有点内向了’‘我觉得很无聊’‘我需要一个能让我产生征服欲的人’。当这些评价被一再重复,就会让被评价的人开始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当我抗议说这些评价很冒犯我的时候,他又会说我太玻璃心了。但之后他的态度又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向我诉说他有多爱我,多想和我在一起。我的自信心岌岌可危。我也知道是他有问题,但我依然会被影响到。我被他弄得感觉自己招人嫌弃的同时又被需要着,他会突然消失,然后又回来找我。我真的想不通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自私无情、毫无愧疚地玩弄别人。”

    这样的虐待循环很容易动摇一个人的三观。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曾经看起来很喜欢你的人突然开始贬低你,抛弃你,这一定会让你产生自我怀疑。而这段关系中数不清的轻微冒犯、拒绝和虐待,一定会给人留下创伤。

    如果说恶性自恋是一种人格障碍,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自恋型人格障碍呢?

    对于NPD是如何形成的,有很多理论,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们都认为NPD可能是源于童年时期遭受过的创伤,父母的忽视、虐待和否定,让他们为了自我保护,创造出了一个虚假的自我,从而获得了一种假想的优越感,并且以一种极端的自我保护形式压抑了自己身上可以和他人共情的部分。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和无底线纵容,或者给孩子灌输了太多的特权意识 ,也可能会造成NPD。孩子被溺爱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唯我独尊的特权感,对他人的感受不屑一顾。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父母会把孩子当作战利品或者自己人生的替代品,这本质上是在贬低孩子的人格、物化孩子,于是孩子也学会了把其他人看作可供自己支配的东西。除了后天原因,自恋还具有生理遗传倾向。也就是说,家族中如果存在自恋基因,它就会一代代遗传下去。总之,NPD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没有绝对定论。

    由于NPD是一种人格障碍,有些人可能会问,他们对别人做出的PUA行为是有意识的吗?应该体谅自恋者吗?

    自恋者是没有同理心的。事实上,他们大脑中与情绪共情相关的灰质体积和正常人就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恋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研究表明,他们依然保有认知共情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能分辨别人当前可能有的感受,以及他们会有这种感受的原因。他们完全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心理学博士西蒙在他的《披着羊皮的狼》一书中指出,自恋型虐待是一种蓄意谋划,同情心和同理心只会让施虐者趁虚而入。任何理由,无论是童年创伤、NPD还是成瘾问题,都不能成为对他人实施情感或躯体虐待的借口。我们越是为任何形式的虐待进行辩护,将其合理化,或给它找任何其他理由,就越是把那些真正需要同情的受害者推向孤立无援的深渊。作者说,她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支持受害者,让羞耻感“物归原主”,回到伤害他们的人身上。

    有些倾向于指责受害者的人认为,受害者和施虐者一样有问题,他们无知大意,不能及时斩断关系。他们会说,你直接分手离开不就行了吗?哪至于落到被情感虐待的地步?这种言论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源于他们对自恋型虐待的无知。首先,受害者和施虐者在一起的时候,是不知道对方是自恋者的,因为对方会用假面伪装自己,等受害者对这段关系的情感和心理投入越来越多,直到难以自拔的时候,对方才会显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其次,虐待关系真的会改变大脑结构,重塑神经回路,让受害者对自恋者“上瘾”,导致他们难以结束这段虐恋关系,其中有很强的生物化学层面的原因。受害者需要借助大量的支持、认可、知识和资源,才能从这类创伤中走出来,它绝对不是一句“分手离开”那么简单的事。

    让受害者对自恋者“上瘾”的生理机制有哪些。

    为什么受害者总是难以脱身?

    你身边可能就有这样的例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段关系中的一方受到了来自另一方的伤害,可受害者依然像上了瘾一样迷恋施虐者,他们自己可能都很难理解自己的这种迷恋。事实上,从虐待关系中恢复,确实和戒断药物成瘾的过程有点像,因为受害者可能已经和施虐者建立了生物化学层面的联结,这也是为什么“断联”这么难的原因。

    在虐待关系中,自恋者一会儿贬低受害者,一会儿又用温柔“奖励”受害者,他的态度是飘忽不定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来回拉扯的张力。安全型关系中就不存在这种张力,而恰恰是这种来回拉扯的张力和戏剧性更容易让人上瘾。有个概念叫“间歇强化”,意思是说,和可预测的奖励相比,偶发的奖励更容易让人沉迷。为什么呢?这和我们的多巴胺系统有关。如果奖赏是不可预测的,多巴胺的流动会更顺畅,所以像间歇强化这样的虐待策略对我们的多巴胺系统就很有效。老虎机前欲罢不能的赌徒永远不知道下一把是赢是输,虐待关系中的受害者也是如此,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温柔的“奖励”,还是冷酷无情的对待。在被贬低阶段所经历的情感饥荒,让受害者会想要更加努力,努力让关系恢复到甜蜜阶段,并且更加沉迷于关系和好后难得的温存。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这种挫折体验反而会强化我们对爱情的追求。虐待关系中的创伤也是如此,它会让我们对有毒伴侣更沉迷,受害者还会觉得自己和病态的伴侣之间羁绊更深,联结更强。这其实就有点印证了很老套的那句俗语:“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当我们看到心爱的人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让我们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而除了喜爱,恐惧也会促使人分泌肾上腺素。如果我们和伴侣共同经历过一段高压、可怕的时光,我们会更加依恋和渴望他们。这有点像是“吊桥效应”,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经历紧张、高压的情境,比如提心吊胆地过吊桥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这种紧张刺激的情绪误解为身边的人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有过共同的可怕经历的伴侣会变得更加亲密,因为恐惧在他们之间催生了一种生物化学上的联结。来自有毒伴侣的那种温情和无情间的反复不定,就能刺激肾上腺素的激增,这可能导致受害者成为“肾上腺素瘾君子”,上瘾般地追寻这种肾上腺素激增的快感,沉迷于虐待循环中的恐惧、焦虑和偶尔的狂喜。

    还有一种生物化学物质,血清素,也会被自恋者利用。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激素,当我们坠入爱河时,体内的血清素水平下降,我们会强迫性地去想自己的伴侣,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当受害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恋者身上时,对方的暗中贬低、冷暴力的影响也会被无限放大。因此,受害者对施虐者的沉迷,不仅仅是因为爱情,还因为恐惧、焦虑和思维反刍。

    那些没经历过情感虐待的人,认为受害者可以简单地“用理性和逻辑”让自己摆脱当下的困境,这种想法是过于天真的。首先,创伤和虐待经历会对人的大脑造成实质性损伤,可能影响的大脑区域包括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唤起情绪的杏仁核、负责沟通和整合大脑两个半球的胼胝体,以及大脑的计划与认知中心,额叶皮质。长期遭受虐待和创伤的人,在记忆、情绪调节、计划、任务执行等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困难。其次,当一个人处在一个不断受到打击和挫败的创伤性环境中,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他可能会完全放弃且屈服于自身的处境。这也是为什么遭受心理和情感虐待的受害者,似乎完全无法摆脱困境,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没有自主性了,对于成功逃离也不抱希望。受害者在创伤性情感经历中和他人形成的联结被称为“创伤性联结”,这种联结会让人身不由己地向虐待者寻求支持,还可能会导致受害者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就曾在其著作《身体从未忘记》中写道:“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他们的行为不是道德缺失的结果,也不是缺乏意志力或者品性不良的表现,而是由大脑的实际变化引起的。”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生物化学层面的原因,受害者无法结束虐恋关系,还有情感和心理层面的原因。一个有些反直觉的事实是,从一段长期的虐待关系中抽身离开,要比离开一段相互滋养和支持的积极关系更难。

    为什么呢?首先,在健康积极的关系中,你不会对分手这件事有特别多的顾虑。你知道,对方不会因为你选择离开就跟踪或者威胁你,也不会在你们共同的社交圈中抹黑你。相反,在有毒的关系中,分手可能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报复。

    其次,在虐待型关系中,受害者的自我评价会不断降低。自恋者对受害者的贬低和身体暴力,会让受害者产生自我怀疑的感觉,自尊心摇摇欲坠。自恋者会不断地把他们和别人作比较,和自己的前任作比较,于是受害者会想:“为什么我不行呢?是不是 我有什么问题呢?”于是,他们会认为,如果这段关系结束,就说明他“失败”了,因为他终究没能赢得自恋者的喜爱,而他不想“失败”。

    此外,受害者也可能还没能做好离开的准备。可能是心理上还没做好准备,也可能是存在一些外部障碍,比如经济依赖、与施虐者共同育有孩子或者暴力胁迫等等。来自外界的指指点点也会阻碍他们离开的脚步,比如“他第一次伤害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离开?”“你确定那真的是‘虐待’吗?”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会让他们感到极度的孤立无援,也会让他们和自己的支持网络产生隔阂。他们可能宁愿留在虐待关系中,也不愿冒着被朋友、家人甚至是司法系统污名化、评判和质疑的风险说出真相。

    提到受害者有罪论,常听到的一种论调是:为什么他盯上的是你呢?你会不会也有什么问题呢?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谈谈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容易被自恋者盯上?

    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人以群分,受害者之所以会被盯上,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和自恋者肯定有相似之处,才吸引到了“有毒”的人进入他们的生命。但事实上,受害者和自恋者恰恰是很不一样的。自恋者不会和另一个自恋者在一起,因为和另一个情绪无能或没有同理心的人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毫无乐趣。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些有同理心、有自省力的人,所以,只要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可能会被自恋者盯上,同理心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成为目标。自恋者还更偏好那些优秀的人,因为他们想要的就是摧毁另一个人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研究表明,职业女性遭遇伴侣虐待的可能性是非职业女性的两倍,那些陷入有毒关系的女性可能是相当独立、积极生活的人。我们也能看到,那些聪明且事业有成的公众人物,也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我们的刻板印象是,自尊心低的人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猎物,但事实上,一个原本高自尊且有安全感的人,也完全可以被自恋者拉下马来。

    其次,过往有过创伤经历的人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猎物。如果从小就常常被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认可,我们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会比一般人更执着于寻找认可,也因此更容易受到自恋者甜蜜轰炸的影响,更容易被对方趁虚而入。在进入贬低阶段后,过去的创伤记忆被唤起,又会造成新的情感伤害。

    真正遭受了情感和心理虐待的受害者,反而是常常自我怀疑和自我责备的一方。他们会不断地问自己:“是我的问题吗?会不会是我的错?”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愿意向亲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因为害怕自己被当成疯子。作者说,他辅导过一些有被虐经历的来访者,他们在精神上濒临崩溃,情感枯竭,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生活几乎被毁掉了。情感虐待、言语虐待和心理虐待从来不是,也不该被视为正常感情中酸甜苦辣的一部分。

    要如何斩断有毒的关系呢?

    首先,你要学会识别病态和虐待性的自恋特质和行为。如果一个人曾用我们上面提过的那些手段刻意折磨你,并且明显缺乏同理心,那对方可能就具备一些自恋特质。但如果对方是具备共情能力的,只是排斥建立紧密的感情关系,那对方可能是有些情绪无能。你可以先观察对方,掌握对方有多少典型的异常行为表现,辨别对方是否完全达到了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然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要斩断这段关系。

    第二步,你要识破自恋者通过煤气灯操控和投射制造出的扭曲现实,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你要看清自恋者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理想中的他,或者他给自己戴上的虚假面具。面对自恋者的指责、煤气灯操纵等手段,你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他的话不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你了解真实的自己,只有你能定义你自己。

    第三步,你要构建一个坚实的支持网络,把能理解你、督促你离开自恋者的人聚拢在身边。

    第四步,与自恋者断联。断联不仅仅是不与对方再见面、通话,还包括把对方从社交媒体网络中完全拉黑屏蔽,从现实和数字世界中清除一切会让你睹物思人的东西。这听起来好像容易,可与一个有毒、病态的人分手是没那么简单的。你可能会遭遇来自对方的报复和抹黑,可能要处理自己生物化学层面的戒断反应,或者又一次次地重新回到对方身边。相当一部分人无法立刻和施虐者完全断绝联系,或者在分手的过程中波折不断。要想和自恋型施虐者分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快刀斩乱麻,不要等时机合适再分手,而是主动创造分手的时机。如果对方在社交媒体,或者微信里留下了虐待的证据,请保留这些证据,在实施断联后提醒自己不能妥协。如果可以的话,和对方的朋友也断绝联系,因为自恋者会在他们面前抹黑你,他们可能会被自恋者利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和自恋者毫无牵扯、专属于自己的人际网络。

    断联后,就是去疗愈自己,建立关系之外的个人生活。作者称其为“APP法”,A是“activities”,参加活动;P是“people”,结交朋友;最后一个P是“purpose”,找到意义。你可以多多去健身,给体内对虐恋关系上瘾的“肾上腺素瘾君子”提供获取肾上腺素的替代渠道。去参加社交活动,结识新的朋友,重塑你的目标、爱好、兴趣、激情和人生意义,从身体、情感和精神三管齐下对自己进行自我关照,让你的生活重回正轨。作者建议,至少先保持30天的断联,然后保持断联到第90天,这是戒毒所为成瘾者们提供的参考戒断时间。

    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法直接和自恋者斩断关系,比如自恋型父母、自恋型老师,或者自恋型老板,我们可能不得不和一些自恋者打交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无法回避的自恋者,我们要怎样守护好自己的边界呢?

    第一种应对他们的方法叫“灰岩法”,意思是说,受害者要像石头一样漠然地对待自恋者的操纵,面对他们的挑衅和冒犯,不给这些“情感掠食动物”任何反应,或者只给他们非常平淡无趣的回应,这样他们就会逐渐感到无聊。他们知道自己无法从你身上获取反应后,就不会再把你当作供给源。

    第二,打乱对话。自恋者喜欢说车轱辘话,喜欢指责和反驳他人,你不用花时间试图搞明白他在说什么,可以直接打乱他们刻意挑事的对话。比如,把话题转移到一个无害的、自恋者感兴趣的话题,确保这个话题能满足他对关注和赞赏的需求,同时不会伤害到你。或者借口有事打断对话,把对话快速结束掉。

    第三,肯定自己的感受,建立起自己的界限。列出你需要自恋者必须遵守的绝对界限,比如“晚上十二点后不要给我打电话”或者“不要用那种语气和我说话”。比如当对方又那样和你说话时,找个借口离开,或者晚上把手机关机。自恋者会试图打破界限,因此你要确保自己的界限是绝对不允许被破坏的。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构你的思维。你要知道,自恋者是可悲的表演者,他们像一种情感水蛭,需要别人的供给才能活下去。当你发现自己又在反复琢磨某个自恋者的一句批评的话时,不如停下来,退后一步,明确这到底真的是你的不足,还是对方的一种操纵手段,抑或自恋者对你的投射。不要内化自恋者对你的投射,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你就能更巧妙地和自恋者打交道。

    要告诉虐待受害者的真相。第一条真相是,这不是你的错。在社会中,包括在受害者内心中,受害者有罪论都很常见,但你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错,施虐者才是那个应该受到指责的人。第二,你的爱无法感化施虐者。施虐者对世界的看法是扭曲的,他们和人的互动从根源上就是有问题的,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有极强的特权感,他们通过剥削他人来服务自己,他们没有同理心,因此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如果你希望改变施虐者,希望给予对方更多的爱,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第三,你不必向任何人说明为什么一开始你没有当即和对方分手。受害者对施虐者产生的创伤性联结、受害者出现的习得性无助、认知失调,以及出于对自己被虐待经历的羞耻感,都可能会对受害者产生干扰,让他们迟迟无法割舍这段感情。不要因自己没能及时抽身而责备自己,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质疑自己所经历过的恐惧、无力、羞耻等情感的真实性。第四,原谅施虐者是一个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你没有原谅他们的义务,但你有好好照顾自己的义务。第五,在虐待关系中,你可能因为对方的煤气灯操纵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心智失常”,是不是自己反应过激、过度敏感。你要知道,真正有病的那个人不是你。你可以并且值得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被支配》副标题是“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zz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