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
初中快要结束的那段时间萌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就是自学日语,原因在于英语学得太烂,而我本人自尊心比较强,我还要证明自己英语差不是我智ˇ商ˇ低,只是没兴趣,我要是真做一件事,肯定能做得比别人要好。而且我要是自学都能学得不错,不更加顺带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机智吗,所以我决定学一门学校不开设课程的语言。
为什麽学日语呢,这需要提到我对日本这个国ˇ家的复杂感受,准确地说我对日本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电视开始的,我喜欢看动画片,很喜欢,喜欢到看见真人出现就像转台那种,不幸的是抗ˇ日电视剧都是真人的,所以抗ˇ日仇日的种子没有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埋在我的心里,也就没有机会生根发芽。而且当时跟现在不一样,以前电视上的日本动漫太多了,下午放学回家守住星空卫视,有犬夜叉,魔法咪路咪路这些TV版,晚上守住嘉佳卡通,那个台很多剧场版看,我就是在那上面看完宫崎骏很多作品的,然后到了周六日,TVB有粤语版的多啦A梦。但电视毕竟有时间限ˇ制,那时候又不会玩电脑,所以家里就买了一堆动漫光ˇ盘,两大ˇ抽屉都堆满了,保守估计怕是有一千张,4元左右一张,那时候零几年,不便宜的。
因此在我没有政ˇ治概念的年纪,日本这个国ˇ家就以动漫的形式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而等我有了一点点政ˇ治概念的时候,也学会玩电脑上网了,注册了第一个QˇQ号码。那时候兴ˇ奋得不得了,开个条件搜索疯狂添加陌生人,当年QˇQ没这么严格的,加好友没什麽频率限ˇ制,因此第二天,我一登录QˇQ就一堆『你好?』『你是?』『你是谁?』『在?』看着充实的QˇQ列表,我快乐极了。
那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加到了一个来中ˇ国唸书的日本人,名字我记得,但在此不能公布,姓近藤的。这个人跟我聊了很多,以为我年龄跟他差不多,不知道我其实是个小学ˇ生。从此我每天放学打开电脑,就是为了看近藤君的头像有没有闪动。平时聊的话题很多,主要是生活,关于中ˇ国的,日本的,但我只是个小学ˇ生,能说出来的东西不多,所以多半是我听他说。日本这个国度,现实中我还是很陌生的,因此他说的那些东西我觉得很新奇,于是很快就变成朋友了。
正常情况下我每天点开近藤的头像都是兴ˇ奋的,直到那一天,看到一条消息,说『我要回国了』。
从此他的头像再也没有过色彩了,当然我一开始也不太信,一天天的回家都打开电脑看,但结果都是一次次的失望。
这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在我的生活中ˇ出现,然后消失了,但却成为了我整个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也意味着一个跟动漫作品不同的现实日本也在我头脑中扎根。
所以后来我无论在电视上看到多少抗ˇ日神剧,我都不会被当中的政ˇ治思想影响,只觉得他们很可笑。甚至后来看关于抗战中南京的电影,也只觉得这段历ˇ史令人悲伤,中ˇ国的军人很勇敢,但不会有更多的感受了。现在想来简直太幸ˇ运了,都说愤ˇ青是人的必经阶段,而我就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
这种心理经历甚至决定了我的以后,因为就在我三观形成的最关键期间,就是初中,爆发过一轮反ˇ日风ˇ潮,打ˇ砸抢那种,我的同学也都被这些东西迷惑了,一个比一个咬牙切齿,我就很无法ˇ理解他们,我觉得大家都是弱ˇ智,他们也孤立我。
因此我的人际关系恶化就是从初中开始的,也造就了后来一个孤僻而个性的我,也有了我之前写过的一系列故事。
而我决定学日语是在初中末期,这些事情对我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学日语不仅仅代ˇ表我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找回尊严,更是找回自我认同感。
再加上那是初三了,我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喜欢读日本近代史,又是日本,联ˇ系到我自己现实的话,学日语挽回自信自尊这件事更是带有了一种『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悲壮。
日语教材我用的是人ˇ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标日,那套书很好,如果有人也打算学日语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现在那套书已经送人了。
就这样,在拿到书的那天,我就带着背水一战的悲壮,对尊严的渴望,对智商的自信,以及对日本的热爱,向五十音图发起了冲锋。事实证明我真的很聪明,一天就把那玩意给打下来了,首战告捷。
学过日语的都知道,解决五十音图以后日本语学习会步入正轨,单词句子只要有假名标注,都能读出来,比较难记的是汉字而已,语法也比较简单的。再加上我有了首战告捷的自信,面对困难根本不怕,越不怕就学得越积极,越积极就学得越多,学得越多就越自信,一个良性闭环就这样形成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在学校上课基本上放弃了英语课,我觉得反正也学不好,也没兴趣,所以英语课都在学日语。但这是我的绝度,英语老ˇ师的角度是,这个学ˇ生一天比一天懒了,肯定是废了。其实她哪里知道,我每天一起床就拿着日语单词看了,有几个人学英语能这样的?我其实比任何人都上进多了,只不过初中不考日语而已。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我这样的心境,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上进,就是按别人的要求去努力,其实这是上谁的进呢?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被要求走差不多的路,也是社ˇ会压力大的一种因素。
那段时间让我对自己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例如我原本是个对书写嫉妒不屑,写字也很难看的人,但那段时间,我由于太喜欢日文了,竟然不忍心让这种文ˇ字在自己的手中变丑,居然破天荒练起了字,由于日文不但有假名,还有汉字,所以练着练着中文的字迹也写好了点。这是个很了不起的突破,因为一直以来,潦草的字体让我被很多人扣上了心态浮躁的帽子,我也因为字实在是太差无力自证,也逐渐跪下了,接受了这样的评价,而当我静下心来写日文,我觉得我自己站起来了。
最重要的,还是让我知道了自己也是个会认真学习的人,我读了很多年书,每个学期下来,书本都是新的,名字都懒得写,不见就当捐献了,算是做了件好事。名字都懒得写,更别说笔记之类的了,因此我也是经常被扣上懒惰的帽子,而我成绩是差,没能力自证,因此也跪下了。但学日语那期间,我专门买了个笔记本,有什麽重要的都记下来,重要的单词和例句,尤其是各种汉字在日语里的读音,我都会写下来,甚至最后我把这些整理到电脑的文档,打印出来贴在书桌,不学习的时候也看看,毕竟日汉字比较重要也比较难。
这整个过程就是一场人格上的革新,推ˇ翻了象征着自卑和失败的三座大山:颓废,懒惰,浮躁。我觉得,要是没有那段学日语的经历,我现在在人格上还是自卑状态,还是跪着的,当然,这也许还能追溯到近藤君那滴滴作向的QˇQ头像。
学习效果也不错,我半个学期就把初级教材吃透了,因为是初三第二学期进行到一半时开始学的,学完就放假了。放假可以玩手ˇ机,那个暑假我就在QˇQ上加了不少的日本语学习群,可以跟群友用日本语交流了,我用的日语输入法。
日语学习还带来了一种更宝贵的副产品,就是点燃了我心中的文学火花,由于学习的是日语,喜欢的是日本,所以当我那个暑假想要读一点书,在书店里面第一眼就注意到了村上春树的作品,这实在是太幸ˇ运了,因为那时候我连村上春树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大家都知道,文学写作这方面受到大师的啓蒙是很重要的,不仅仅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文学水平,也决定了这个人文ˇ字审美的发展方向,是高雅还是低俗。
所以那本被一众国产作家作品包围的《挪ˇ威的森林》就这么被我抱走了。后来回想,这岂止是幸ˇ运,简直就是惊险,因为我记得,这本书的右边放着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左边放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读了村上春树的《挪ˇ威的森林》就被村上圈粉了,读了他很多作品之馀也找其他的日本作家看,夏目漱石,渡边淳一这类知名日作都比较熟悉,还有一些不那么多人知道的。那时候我越看越上瘾,书越买越多,导致我书架里的文学作品除了日本都没其他国ˇ家的了。那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日语学好,看懂日文版的《挪ˇ威的森林》。
对日本文学的深入阅读,除了极大影响了我后来的文ˇ字表达,也标志着我对日本这个国ˇ家的好感已经从动漫,人,语言深入到文学了,后来确实也是,除了日本人写的小说,其他国ˇ家没几本能看下去的,当然我最喜欢的中ˇ国作家韩寒除外。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自己的这些进步和期待,在现实面前是不堪一击的,首先我的这些小动作和心理活动,除了我自己没人会知道,包括我的家人,所有人都只看到我成绩断崖下滑的,然后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我不努力,没有人明白,那是一个少年真心地为他所热爱的东西在奋斗,正在试图让自己找回自信,结束自卑,从人格上站起来。没有人知道,那些常人不感兴趣的,觉得无用,甚至鄙夷的东西,点亮了一个卑微的灵魂,每次看到我埋头唸着那些日文而把学校要求学习的东西摆在一边,我家里人都恨不得一刀捅ˇ了我,而当我有时候说话加几句日语,展现一下学习成果的时候,别人只会说:操,哪来的小日本。
而且随着高中的到来,学业也突然繁重了起来,而且高ˇ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人们普遍觉得为了这场考ˇ试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
于是,从高中开始,家人的不理解,旁人的鄙视,以及学业的繁重,这新三座大山,联ˇ合ˇ起ˇ来把我的日语梦想碾得死无葬身之地。
更惨的是,第一次语文考ˇ试我也以作文15(满分60)分的成绩勇夺全班单科倒数第一。这让大家都知道我写作不行,我也没试过这么怀疑过自己。于是从此以后我看书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很多同学觉得我看书是装ˇ逼,看来看去不也写了15分作文吗,家里人也开始觉得是我读小说太多,不会写作文了,导致我每次买书都要顶着很大的压力。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好不容易培养的一点信心也被击垮了,我很怀疑自己的水平,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写文章。因此,这说明了我高中期间之所以会有写作方面的梦想,是因为那篇被我视作耻辱的15分作文,我一直很想证明,我会写文章,而且比其他人更会,那15分是不公平的。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我的高中很精彩,但人生还是不可避免的滑ˇ向平庸,标志是高ˇ考失败,只考到了二本分数线。
但我的梦想彻底死掉,不是从高ˇ考失败开始的,而是从志愿填报开始的,填志愿的时候有两种专ˇ业我很想去,一个是日语,另一个是汉语言文学。
它们象征着我的两个梦,日语梦,文学梦。
但那只是我的梦,没人知道我这样想,在我家人看来,我的分数太low了,学日语读书出来没人要,没机会到外企做翻译,而汉语言文学的话,我这种二本生出来也只能做个没出息的语文老ˇ师。于是为了迎合家人的稳定梦,就业梦,我抛弃了自己的日语梦和文学梦,当录取通知书发到我手上的那一刻,我的心算是彻底落地,不是放心了,是碎掉了。就像一个菸头被拧熄一样。但没人知道的,有大学读了,我难道要表现出并不开心吗。
有一次在宿舍,旁边的舍友在看视ˇ频,看一个日语视ˇ频,里面唸叨了一个单词『诞生日(たんじょうび)』,我愣了一下,想起了很多东西,说了一句『生日』。舍友略表吃惊,说:『唉你怎麽知道的?』
我笑了笑,没说话。
2019,05,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