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说两汉文学~1

我说两汉文学~1

作者: 雨外斜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07:29 被阅读0次

一、概述

两汉四百多年,是中国文学稳固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汉代文学上承先秦文学思想和艺术,下启隋唐文学诗歌高峰,奠定中国文学基础。

纵观历史长河,鸟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汉代是第一个繁盛时期。先秦时期包罗万象的贵族风格文学,在汉代得到贫民化推广,逐渐诞育出以诗赋为主的相对独立的文学观念。在总体趋向上,汉代文学沿着诗、赋两大传统演进。

以笔者浅显的认识,汉代文学有三大特征。

一是大一统文化的形成。先秦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地域文化各有特色。首先是秦朝已经对地域文化进行兼综,包括邹鲁、荆楚、燕齐、秦晋、巴蜀、吴越文化和远通异域引入的西域文化等;其次是南北文化的融通,汉家统治者是南方人,在北方定居之后,将南方文化带入北方,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北文化大融合。集中表现在以离骚为模板的汉赋兴起和兴盛。

二是受儒道两家思想交替影响。阅读两汉文学,掩卷深思,不难发现,儒家思潮在推动汉代文学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自董仲舒以尊儒为主兼取众家之思想体系的形成为起点,儒家入世进取思想影响着汉朝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突出表现在:仁义为本的文学性情、礼乐制度的文学审美、学以致用的文学功用。如董仲舒所谓“因天地之性情”“利五味,盛五色,调五音”“以感动其心”(《春秋繁露·保位权》)。相对于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道家思潮对汉代文学思想的影响较弱,尽管道家实际上代表着南方文化,汉初时期统治者崇尚黄老思想,但随着儒家文化的强势崛起,道家的衰退势在必然。

两汉时期,儒生就人生、社会、政治的态度表现于文学作品,常常是积极向上的,穷而不达时,则由积极转为消极,便由儒家转入道家。贾谊便是典型代表。所以汉代文学家同时受到儒、道两家或浅或深的影响。

三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基本成型,也就是说中国有了自己最基本的哲学体系。汉代文人除了继续思考社会问题,也开始认真思考自然万物,特别是人生问题。如果你读过古诗十九首,就明白他们的纠结、挣扎和不甘心。

汉代文学突破了诗歌和散文的约束,丰富了体裁类型。汉初以《诗经》注评兴起的三家诗学,开启了书评文学;以黄老庄子思想为根本博采各家的《淮南子》,继续中国哲学探索;成书于景帝年间的《公羊春秋》,终于把一个家族之间口耳相传几百年的经典永久传世;开创传记体编年史的历史巨著《史记》;迤逦浪漫和苍凉激越的汉赋;唯物主义辩证思想萌芽的《论衡》等等,不胜枚举。

相关文章

  • 两汉演义1.汉之赋

    一、两汉演义 1.汉之赋 两汉400年,文人多致力于赋,后世也把它当作汉代文学的代表,所以读两汉,不能不说赋!...

  •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赋和散文都很发达。东汉产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赋和散文。但赋的成就实远在散文之下。汉初的赋,一般模...

  • 诗说两汉

    汉朝――西汉、东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5年,建立者汉高祖刘邦。都城长安。 ...

  • 秦汉文学框架

    一、秦代文学 秦汉文学,顾名思义,是指秦代和汉代文学(两汉:西汉和东汉)。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到东汉末汉献...

  • 从今天开始,学习随笔!(5)

    学习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文”与“道”(二)书目: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等 两汉的文学批评在很多...

  • 60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01什么要研究学习唐宋文学? 前面一些文章中,我从各方面的角度简述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脉络,从这篇文...

  • 央视追梦人—深深海底行(2)

    不甘平庸人,逐梦上京城 仙泉于1984年考取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又回...

  • 先秦两汉文学书目推荐(上)

    笔者在这里(上篇)推荐的是先秦文学相关的专业书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或是其他对此感兴趣的人使用。业余爱好者请看...

  • 两汉文学知识串讲(摘录)

    1.西汉两司马 西汉文坛的散文和赋很有名,当时散文以司马迁的成就最高,赋以司马相如的成就最高,“西汉两司马”因此而...

  • 中学生应该要了解的诗词发展历史(下)

    之前我们讲过了,两汉时期诗歌的主流是乐府诗,虽然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出现了建安文学,但是建安文学也是在乐府诗的影响下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说两汉文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gd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