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曹操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曾一度倾向于曹植,这让曹丕对其弟曹植心怀怨恨,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丕逼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处以极刑,曹植在极度悲愤中应声而成这首《七步诗》。世说新语原文: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有次令东阿王曹植在走完七步路的时间里,写要一首诗,如果做不出来就会被处斩,曹植不愧是一代文豪,他立刻在七步之内做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到后深感惭愧。
曹植在七步之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让曹丕从此不能对他起杀心,由此可见曹植的才华和应变能力都是很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