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再回首看看,人生可以划分为好几个十年了。小时候总盼着快快长大,现在回忆起来,我想逃离原生家庭的感觉比较强烈。
承认父母的思想是有点重男轻女,在我没有意识不会思考以前,我很快乐,可以放肆的大笑。学会思考以后,那个童年小小的我,就曾经常怀疑:我到底是不是母亲亲生的?
当然这个怀疑只是我的感觉,我总觉得:如果是亲生的,妈妈怎么能如此待我? 从小就感觉不到母爱,我不喜欢被呼来呵去的,偏偏妈妈对我一点也不温柔。
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以后我有了小孩,我一定会好好爱他。是的,我跟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他是我眼里最完美的孩子,只要看着他,我都很满足,什么都好,因为他是我生的。
然而造化弄人,或许是没有那份自信,我让儿子成了一个小候鸟。那些年,这成了我心中的痛,总感觉无力化解。
一方面是为了生活,一方面是儿子不愿意外出读书,他只喜欢在老家,这是一个从小时候就很有想法的小孩子。
记得第一次送他去幼儿园,他双手环抱着我的脖子,哇哇大哭,不愿松开,老师硬从我手里把他拽去了。
下午我去接他的时候,老师说刚哭好。别的孩子的东西都散放在一旁,只有他,连午睡用的小毯子都自己装好,整齐地放在书包里了,老师说,你儿子是随时准备离开的。
是的,就这样去上了几天学,按理应该适应了。只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他都趴到爸爸的肚皮上,嘴里哼着:爸爸,我今天不上学,我不要在这里上学,我在回家去上学。
爸爸问:你回家上学不哭吗?他很肯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向原则性很强的爸爸,居然瞬间松口了,他说:好的,今天我们不上学。
这下小家伙一下子跳到地上,欢呼雀跃,仿佛拿到圣旨了:哦,爸爸说不要上学了。那开心的小样,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当时,我和他奶奶不约而同的斜眼看着爸爸,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就这样,暑假以后,儿子跟着奶奶回老家了。在老家上学的儿子,果然一点也没闹,每天开开心心,只是我们一年只有假期几次见面机会。
在儿子上学的时候,我也开始自考了,在取得学历提升自己的同时,也给儿子做好学习的榜样。我只是告诉他,你要好好学习啊,你看妈妈那时读书少,到现在还在学习呢。都说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更大于言传。
尽管我们俩不在一起,但毕竟母子连心,彼此还是深度连接。儿子从一开始上学的那天,回来后放下书包就立即做作业。这些好习惯离不开爷爷奶奶的教导,他内心的自觉性也很重要。
这点让我很欣慰,这个孩子的自觉性,比我小的时候强多了。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很替他开心。
他一直得意于自己的选择,他说在老家上学才好,给我列举了一堆好处。是的,现在很多在外地上学的都想转回去了。
最主要是他很优秀,同样是带孩子,这样的成绩,爷爷奶奶也会更有成就感,心情也顺畅很多。
我曾问过他,高中要不我回来陪你吧?儿子说,你好好上班吧,我理解你的想法。真正的爱不是彼此相守,而是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努力。我考上理想的大学,你做好想做的事。他总能很轻易地说服我,并且让我安于当下。
我知道,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内心也是缺少安全感。有一次不小心看到儿子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印象很深:上天给我一个温柔的母亲,却我们相隔那么远,彼此牵挂。
瞬间泪目,我塑造的慈母形象,只是深藏在他心里。若一直在一起,我不确定,会不会用母亲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他?如此一想,才能对过去释怀,或许错过的才是最美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