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摈弃玻璃心,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如何摈弃玻璃心,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作者: 一儿12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1:32 被阅读0次

托利得定理认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也即思可相反,得须想成。敏感度和钝感力就是这样一组相反的概念。

一、敏感度

敏感是指感觉阈值低,外在刺激引起的内在反应强烈。敏感度高的人通常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对自然界和生活体察入微,拥有丰富完善的精神世界,会被细腻的事物触动。

叔本华说敏感是智力高的体现。一名成功的商人,需要对市场敏感;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对自然界和生活体察入微。总之,任何一个优秀的个体,都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异于常人的敏感。但是,过分敏感又容易导致“多情常被无情恼”的玻璃心,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故许多太过敏感的诗人和艺术家结局都不太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非常敏感,花开花落都能引起其强烈的情绪触动,正因为其伤春悲秋的敏感性格,才能写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的诗句。但是又因为敏感,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处处小心,事事注意,连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小心的学着旁人的样子,用茶漱口,怕被别人耻笑了去。敏感让黛玉成为贾府当之无愧的诗人,但也使其拥有了一颗玻璃心,整日落落寡欢,最后悲剧离场。

著名诗人顾城,他的诗笔触细腻,画面感强,他用诗体味着周围世界的美好。也只有他才有“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的美好“的细腻。但是他的小心、他的敏感、他的偏执,使他的人生高潮迭起,落幕时又以杀妻自戕急转直下。总之,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但也容易被负面情绪控制。

二、钝感力

钝感力是作家渡边淳一创造的词。钝感是指感觉阈值高,外在刺激无法引起内在反应,即使有内部反应,内部反应也无法影响个体情绪、行为和意志。钝感力强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更稳定和平和,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以理智和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心态从容面对这个世界。钝感经常会给人一种迟钝、反应不灵活的感觉。

钝边淳一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拥有对事物不要气馁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盔甲,更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真正的钝感力包含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在自己领域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渡边淳一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正是因为钝感力,让他度过了创作生涯最艰难的时期,而没有因为敏感在文学路上夭折。

身边的一个朋友创业几年以来,终于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公司估值上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公司经历了许多的波折,濒临倒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钝感力就像他身上的一副盔甲,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处变不惊,不急不躁,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我们共同的朋友经常说:“这事儿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估计已经死了几回了”。钝感力让他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不断前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三、如何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敏感通常与度组合,提醒我们敏感必须有度,过度敏感就会玻璃心;钝感通常与力组合,告诉我们钝感是有力量的。敏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钝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如何让敏感和钝感达到平衡,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呢?我们需要从敏感和钝感的精神活动过程去寻找答案,具体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

在认知阶段:要提升敏感度,有以下途径

1. 刻意练习:通过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历练等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敏感度,增强实力,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度。

2. 认知升级:定期升级自己的认知,减少错觉

3. 提升察觉力:能正确区分事实和想象(如对本句话有异议,可以看本公众号《关于沟通》那篇文章),察觉自己无意的想象。减少因为一句话,一个字带来的玻璃心。

在情感阶段:做到敏于心钝于形,有以下途径

1.移情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分享体验、情绪追忆、情景讨论、换位思考提升自己的移情能力。

2.冥想训练:通过定期的冥想,察觉自己的情绪来源,降低情绪波动

3.情绪归因: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要把他人的情绪归因于己

4.学会理解、接受、放下,避免不良情绪的堆积

在反应阶段:缔造良好情绪,有以下途径

1.多微笑: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不是因为快乐,才微笑,而是因为微笑,才快乐。所以坚持每天早晨起来微笑,让微笑产生的生理变化,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2.多运动:因为运动后会产生多巴胺,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运动可以让人更快乐

敏感与钝感往往密不可分。离开了敏感,钝感就成了迟钝和呆滞;离开了钝感,敏感就成了多愁善感和玻璃心,平衡好敏感和钝感之间的关系,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若能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就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相关文章

  • 如何摈弃玻璃心,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托利得定理认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也即思可相反,...

  • 243+小燕子+如何能够做到精于心,简于形?

    我们为什么要做到精于心,简于形?而且我们又如何做到呢?今天我阅读了吴伯凡老师的《认知论》。 一、书中自有颜如玉。 ...

  • 杂文——敏于心而讷于言

    我是一个很能胡思乱想的人,也是对未知世界无限好奇,求知欲旺盛的人。 要问我活着的原则和世界观?没有。《后会无期》里...

  • 2018-05-30

    简约于形,时尚于表,成熟于心。

  • 你的格局决定你的结局(不想对这个世界投降,具有强大到锐不可挡)

    今天学习这本书的第七章,“不想对这个世界投降,就要强大到锐不可挡”。 本章分五个小标题。 标题一,敏于心,钝于外 ...

  • 猛虎和蔷薇

    猛虎成于心,蔷薇形于外。

  •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每读一个字一组词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更深一层的去剖析自我,并且达到阅读的真正效果,重要的是把自己...

  • 简于形,奢于心

    很多人说自己过得不快乐。其实归根结底,可能是想要的太多,能力又太少;不喜欢的事情太多,能改变的太少。 人生就是这样...

  •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工业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的传播很慢,更快的拥有更多的知识就能提升个人竞争力。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来临...

  • 静于心,简于形

    儿时总梦想有满满一衣橱的漂亮衣服和堆满房间的布娃娃,长大后却更愿意将时间与精力用在读书上面。只因懂得了外表的精致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摈弃玻璃心,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il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