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孔子《论语·宪问》
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说:“听说老先生不说话,不笑,不取于人,这是真的吗?”公明贾说:“这是传话的人夸大其词了。老先生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别人就不讨厌他说的话;内心中快乐的时候才会笑,别人就不讨厌他的笑;先做符合道义的事情才有所取得,所以别人不讨厌他取那份应得的。”孔子说:“这样啊?真的是这样吗?”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说的是要逢快乐的时候才笑,就是能够身临其境,在内心中有真正的快乐,这种笑才不会被讨厌。有时候朋友分享快乐的事情,听到了之后感到很开心,能够感同身受乐在其中,这样的笑就会被别人也很喜欢,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人高兴。假如有人出丑了,我还在笑,这样的笑不就是令人讨厌的嘲笑或者取笑了吗?
人有时候不是因为快乐而笑,有时候是因为傲慢而笑,有时候是因为愤怒而笑,有时候是因为贪婪而笑,有时候是因为嫉妒而笑,这种笑声就很令人讨厌。这不是正见,是邪见,这种笑也就是邪恶的笑。就像当你遇到一个死对头,你看到他生意不好的时候,看到他摔倒的时候,看到他出洋相的时候就会很开心。或者看到一个新来的人不会做事,然后开始笑了。说的就是这种令人都会讨厌的邪恶的笑。
应该是为他人着急,担心对方才是,去理解对方当下的那一刻。但也不能太勉强自己,有时候因为看到别人快乐就笑,但是自己内心中有很多的苦没地方说,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在经历着,如果这种笑往往就是勉强的笑,对方也不会真的喜欢,因为这是装出来的。自己虽然放不下,也替他人高兴,这就成了奉承的笑,装给朋友看的,或者为了面子不伤害对方。
有一首歌叫《牵手》歌词是这么唱的,“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就是快乐的原因是发自内心感受到了对方的快乐,和内心中有一颗心,能感受他人痛苦,理解对方,并且愿意成就他人的快乐的仁心。归根结底回到学问的尽头还是在一颗心上。只有一颗真心才会有真乐,然后才会有真诚的笑。反之就成了嘲笑、取笑等令人讨厌的笑了。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快乐的天使,感受他人的快乐,这就活在了心灵的世界,在享受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一切故事,时刻都是保持真心、真乐、真诚的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