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朱八戒:意想不到的原型

朱八戒:意想不到的原型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2-11-12 09:55 被阅读0次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成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

由于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土还没有一个出家人,传教弘法的僧人清一色是胡僧,一直到三国时期。

三国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出家后的朱士行,法号八戒,一直在洛阳一带讲解《小品般若》佛经。由于最初翻译的人对佛经删略过多,讲解起来词不达意,语句也是不相连贯。后来,他听说西域有《大品经》善本,便决心只身西行取经。

魏元帝景元元年(260),朱士行从雍州(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河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得到了《大品经》梵本。朱士行留在那里抄经,共计抄录九十章,约60万字。并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派弟子弗如檀等送回洛阳,期间历时二十多年。而朱士行本人圆寂于于阗,年80岁。

朱士行不仅是西域求法(西天取经)的第一人,也开启了中国僧人讲经之始,为后世西行求法者如法显、宝云、玄奘等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在西湖飞来峰东南角的龙泓洞中还有一组传神的“白马驮经”宋代浮雕,上面就刻有“朱八戒”三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八戒:意想不到的原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n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