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魏晋寒
原创文章‖0014
关键词‖分寸感
在互联网中,有个概念叫做互动量。主要是指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聊天、分享、点赞、评论等等互动数量。
我用几位朋友作为统计样本,简简单单做了一个分析汇总,发现:他们平均每天发布朋友圈0.7条;阅读朋友圈信息50多条;查看各类自媒体信息(图文、短视频、长视频、音频)300多条,花费时间达到惊人的3个小时;点赞、评论、收藏的内容依然在30条以上。
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熟人与熟人、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量正在翻倍提升。
站在现实场景的角度上,人与人之间其实也有“互动量”这个概念,并且其复杂程度比网络互动至少高了十个台阶。
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领导、组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比较、争论、诋毁、算计……人与人之间和帮助、关照、担当、保护、提携……
我们经常谈论的“为人处世”能力,其根源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互动问题的能力。有良性互动,也有恶性互动,总之这些人际互动不同程度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行动、选择、计划目标、以及个人成长。
如何确保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产生呢?如何远离人与人之间的恶性互动呢?
有一个思维概念非常重要,叫做分寸意识。
1
人与人之间,离得太远,关系就淡了;然而靠得太近,恩恩怨怨却又就来了。
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某种平衡状态,我们必须建立一定的缓冲区域,以此应对生活中、工作中、家庭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像两只抱团取暖的刺猬,既要实现抱团取暖的目的,又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相互扎伤。
为了更好的理解分寸意识,我们可以把一个人想象成一个基点,在基点的外围有四个缓冲圈。
第一个缓冲圈是这个人的安全意识。比如说:安全感、自尊心、自我保护需求……
第二个缓冲圈是这个人的财产意识。比如说:物质财产、情感财产、职权财产。
第三个缓冲圈是这个人的价值观念。比如说观点、思维、认知、经验、感受、以及所见所闻;
第四个缓冲圈是这个人言行举止。比如说言语、行动、计划、任务……
人际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四个缓冲圈的对撞、融合过程。并且四个缓冲圈的权重有大有小,按照安全意识>财产意识>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的顺序排列。
缓冲圈越靠外侧,也就越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侵蚀,但是危害相对较小,愈合起来也相对简单。比如同事之间因为工作、任务的分歧和矛盾,并不会对人际关系带来多大伤害。
与之相反,缓冲圈越靠内侧,因为缓冲圈层层保护之下越发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伤害,然而一旦被外界层层攻破,其伤害往往是刻骨铭心且不可逆的。
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懂得避重就轻,可以开玩笑的地方,我们可以用玩笑缓和气氛;不能开玩笑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提高分寸意识,该收敛的时候必须收敛。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或许一句话的偏差和失误,伤害到某些人的安全意识和财产意识,就能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2
现如今,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碰撞、观点对垒、知识争论已经蔚然成风。稍微翻阅几个视频或者文章,就能看到两群陌生网友正在评论区“杠”得热火朝天。
A说:梅西是最好的足球运动员;
B说:C罗才是!
……
A说:《亮剑》是最好看的抗战电视剧;
B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才是!
……
A说:在中国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
B说:篮球才是!
……
曾几何时,我也参与过类似的争论活动,和一名千里之外的陌生网友整整抬杠了一天一夜。对方想用他的观点说服我,我也想要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渐渐的,争论内容已经脱离了问题实质,反而变成了自我观点的捍卫过程。
从缓冲圈的角度来说,这是两个人第三缓冲圈碰撞、对抗的结果,负面影响十分有限。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十个、百个、千个这样的对抗当中,就会形成一股不能忽视的自我消耗。
“我必须说服对方!”
“我必须让对方投降认错!”
“我必须证明我是对的!”
很显然,这样的语气、心态是不成熟、不正确的表现。事事斤斤计较,事事据理力争,看似是在捍卫我们的缓冲圈,保卫我们的分寸区域不被外界伤害,实际上却是将自己的缓冲圈和分寸区域,放置在原本就不必要的分歧、碰撞当中。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跟别人盲目较劲,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有个回答非常震撼:“就像走进迷宫去追敌人,本来想打败对方,结果却把自己给困住了。”
所以说,最好的自我保护,不是在对撞中硬杠,而是减少不必要的无效对撞。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工作中,我们都要主动精简一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矛盾,至少要在内心深处忽视它们,而不是一一记在心里,徒增焦虑、烦躁、愤恨等等负面情绪。
这也是分寸意识的重要体现。
3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色、位置、立场、得失上判断好坏,甚至斤斤计较。
比如说:如果我是一名司机,我会抱怨行人的不守规则,如果我是一名行人,我又会埋怨司机的不通人情;如果我是公司老板,我会抱怨员工的懒散懈怠,如果我是公司员工,我又会埋怨老板的严肃苛刻。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立场,往往呈现不同的利害形式和情感诉求。这种偏差一方面导致人与人沟通上的失衡,另一方面还会滋生抱怨、诉苦、争论、失望、绝交等等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追本溯源,就会发现这种现象依旧和“分寸意识”息息相关。缺乏“分寸意识”的人,总会用自己的角色立场碰撞、硬杠另一个人的角色立场——增加矛盾,伤人伤己。
与之相反,拥有分寸意识的人,不仅善于站在自我角度上衡量得失,也会主动站在对方位置上比较利害。也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人们常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都希望保护好自己的分寸区域,然而前提是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分寸区域。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六尺巷”的故事传承久远,彰显着“你退一步,我退一步,相互尊重,各有分寸”的处世哲理。
4
在日常生活中,分寸意识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缘好坏,决定一个人的情商高低,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好坏。一个不懂分寸、不知进退、不讲取舍的人,往往没有分歧也会制造分歧,没有冲突也会制造冲突,没有烦恼也会制造烦恼;
一个懂得分寸、有进有退,敢于取舍的人,往往可以走出心得迷宫,将一个又一个分歧、争执、矛盾搁置身后。既捍卫了自己的分寸区域,也保护了别人的分寸区域。
彼此尊重,互利互惠,所谓人缘好,情商高,不就是这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