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28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027/16c141273c4cfb12.jpg)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不语,不说话。
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厌:满足。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诲:教导。
孔子提出了学习的三大标准:
1.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学习不是为了嘴上念念,而是要默默记在心里,在自己心上去体会,真正把它理解了,能运用。只有用上了,才忘不了。
2.学而不厌
人要学习,开始时都是奋发图强的,弄着弄着就厌倦了,懈怠了,如果功夫间断,则难有所成。所以曾国藩反复强调“日日不断之功”,这就是学而不厌。
3.诲人不倦,这是对老师的要求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是孔子做老师的标准。要尽心地开导学生,他再笨,你也不放弃,不倦怠,一心一意帮他弄懂。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也就能做到这三条吧!除了这三条,何有于我哉?我还有其他什么呢?
感悟:①默而识之。学习的态度。我们报名参加各种学习就是为了拿来用的,吸收成为自己的,要学以致用,如果说没有用到现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就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②学而不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践行长期主义,学无止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难取得成就的。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阶段目标,取得小成绩,这样我们更容易坚持下去,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③教就是最好的学,只有你能讲出来的时候,你才真正明白了所学,也是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加工能力,这跟李笑来老师说的升级第一种商业模式的捷径有异曲同工之处,成为别人的老师。
④孔子推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制度和国家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制度是一样的,2000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的思想高度,真不愧是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