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心头好| 《1984》:最后一个半人的消逝

心头好| 《1984》:最后一个半人的消逝

作者: 杂纸篓 | 来源:发表于2020-05-12 10:53 被阅读0次

“一切都隐没在迷雾之中。过去已被抹掉,而抹掉这一行为本身又被遗忘,谎言就变成了真理。”

乔治·奥威尔的文字总会给人带来深刻的绝望感,在他的小说世界里,黑暗与丑陋永久地占据着上风,极权主义像一张巨大的网,让身处其间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体会着无奈和绝望。

《1984》作为乔治反对极权主义的代表作,书中的每个人基本上都已完成了“被洗脑,最后只剩下我觉得还尚未完全沦陷的主人公温斯顿。而本书就是在描述这最后一个半人的沦陷。

一、何为半人?

《1984》之所以叫《1984》,是因为这个年分是唯一被温斯顿较为清晰地记在脑海里,其实也没有十分清楚,但比起其他模糊的印象,这个年分信息却显得弥足珍贵。

温斯顿不记得自己几岁,不记得母亲与妹妹如何消失,不记得有没有比金酒和混着铁锈的餐食更加美味的食物……他和周围其他人一样,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监视之中,一样参加仇恨节目,一样歌颂掌握一切的神——“老大哥”,一样靠着欺骗自己生活。

他和周围人又不一样,他仇恨监视着他的一切,他并未真正信仰“老大哥”,他通过与朱莉娅秘密的爱情宣泄自己的欲望和反抗,通过奥伯里恩加入反抗党的行列。

“在这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里,只有他捍卫着真理”

温斯顿是这个畸形世界仅存的半人,他有着同其他同类一样的麻木和无知,但同时也拥有周围人所没有但却弥足珍贵的反抗意识。“他觉得自己好像在海底森林中漫无目地走,迷失在这畸形的世界里,而他自己也是一个怪物,它是孤独的。过去已然死亡,未来不可预见。”

在清醒中绝望的活着或许痛苦,但起码我们还能掌握自己的内心,最可怕的莫过于在狂热和无知中自以为幸福的活着。温斯顿的所为在我们眼中同样显得可笑和怪异,但在他所处的世界里,这个半人是唯一的一道光!

二、畸形世界

大洋国里没有亲情,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几乎所有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害怕自己的亲生骨肉”,因为他们最有可能揭发自己不忠于党的“罪行”。

这个国家也没有爱情,它蔑视人基本的情感需求,认为“性”是肮脏的,男女的结合只是为了动物似的繁衍,男女的交往绝不能掺杂一丝丝的情感。温斯顿与妻子结婚数年,妻子对于性事的排斥和对党无条件的服从消磨了他所有的欲望。

这个世界被所有人型甲虫包围,没有思想,没有人情,只有无知与狂热。

三、黑暗之后不一定有光明

《1984》在描述无限绝望的同时,也通过温斯顿的行动轨迹折射出一丝的希望,我甚至以为真的有那么一群人还是清醒着的。

例如温斯顿,他没有关闭自己全部的感官,面对年轻热情的朱莉娅,他再也无法压抑自己。冒着被思想警察抓捕的危险,他们租下古董店阁楼的一角,享受着短暂的欢愉和自由,彼此发誓绝不背叛对方。

幸福还远不只如此,温斯顿还遇到了自己在思想上的知己——奥伯里恩,他们惺惺相惜,温斯顿也因此得到思想上的指引,将内心的反抗思想变成行动,成为这个畸形世界里少数的没有异化的人类。

正当我们以为一切都将拨乱反正,无知的人们将会明白党的骗局,正义与真理将要宣告胜利的时候,事情再一次的反转,古董店老板其实是思想警察,奥伯里恩是真正的控制者,温斯顿和朱莉娅成了彻头彻尾的蠢货。

原本自由而平静的阁楼一角,成了他们的埋骨之所;自以为是的思想自由变成最大的罪证;至死不渝的爱情变得不堪一击。

在奥伯里恩一次又一次生理和心理折磨之后,温斯顿变得不成人样,短短几个月,他不再相信二加二等于四,他从内心信仰“老大哥”,他失去了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和理智,他成了最初在食堂遇见的那两个被逮捕又释放的“叛徒”。

《1984》的结局令人唏嘘,原来谎言真的可以战胜真理,世界真的可以是至纯的黑色,“相信黑即是白,直到黑即是白并忘记自己曾相信过黑是黑,白是白。”人可以靠着自欺幸福而无畏的生活。

读完《1984》,我不禁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我们又何必在意怎样活着?但不是,活着不是目的,活着是为了保持人性。

“如果一个人的目的不是活着,而是保持人性,最终又会带来什么不同?他们无法改变你的情感,而且就算你想,你自己也无法改变情感,无论巨细,他们能让你做过的、说过的、想过的暴露无遗。但你的内心世界的运转连自己也无法理解,他坚不可摧。”

心有反抗的人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勇士,因为我们内心都有无法触碰的恐惧,温斯顿可以忍受毒打,可以忍受囚禁,他依然坚信二加二等于四,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爱情。可当奥伯里恩拿着满口獠牙的老鼠威胁他时,他投降了。

一个人是无法反抗对他无限度施暴的世界的,虽然《1984》将这种绝望放大,但我们真正能保留的究竟是什么?

文/ssdd

配图来源于网络

凡本公众号录用的作品,即视为文章版权归本公众号所有,本公众号有权对文章内容和版面等进行修改;有且仅有公众号方可将文章发布于其他平台。本公众号向作者支付的稿费,已包含了上述各项权利的报酬,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说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心头好| 《1984》:最后一个半人的消逝

    “一切都隐没在迷雾之中。过去已被抹掉,而抹掉这一行为本身又被遗忘,谎言就变成了真理。” 乔治·奥威尔的文字总会给人...

  • 《1984》---欧洲的最后一个人

    《1984》,这是一部奥威尔于1948年在苏格兰写下的反乌托邦巨作,至于书名为什么叫1984,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无...

  • 心头好

    就这些云彩 就这些海水 就这些不着调的声音 就这些明暗参差的街道 就这些陌生的脸 就这些风 我想留下来 我想藏入心...

  • 心头好

    我很少发微博,恐人耻笑。朋友圈的朋友皆颇有文采,字字玑珠。 但是今天,今天,我一定要嘚瑟一下。因为我终于把庄稼培养...

  • 心头好

    你还是第一个点赞 但为什么不肯跟我讲

  • 心头好

    我说过我是一个迷恋文字的人,总有一些字或者词让我喜欢,就这么莫名地喜欢,喜欢成了心头好。 让我喜欢的文字有……比如...

  • 心头好

    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很想拥有,很想把玩或者拥抱抚触的东西或者人,应该可以叫做心头好吧。 亲爱的,你有没有心头好呢?反...

  • 心头好

    你是我的心头好,心心念念忘不了。你笑的时候是美的,你看书的时候是美的,你吃饭的时候也是美的。我不忍他人窥见你的美,...

  • 心头好

    阳光下,长椅上,细珍奶奶和妈妈在闲话。我眯起眼晴神游,偶尔捕捉到她们那边飘来的碎语:小三子……女朋友……好看…… ...

  • 心头好

    喜欢的就是不同,每一笔都那么令人欢喜。 不知是纸的问题还是墨水的问题,可惜写时墨水会晕染开,不太如意。 这墨水是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头好| 《1984》:最后一个半人的消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ov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