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声的作用——读《战国策:秦王欲见顿弱》

名声的作用——读《战国策:秦王欲见顿弱》

作者: 秘密的脑洞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13:07 被阅读0次

提到隆中对,很多人第一时间的主角是刘备与孔明先生,其实,读中国历史,会发现很多与“隆中对”相似的事件,《战国策—秦策》中的《秦王欲见顿弱》就是顿弱与秦王的“隆中对”。

当秦王嬴政问顿弱:“山东之建国可兼与”时(山东的几个国家能兼并吗),顿弱的回答非常精彩,他对天下的分析,不次于后来的孔明先生。

顿子曰:“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

(“韩国是天下的咽喉,魏国居于天下的胸腹。大王若肯为我提供万金去活动,臣愿东往韩、魏,策动两国执政之臣听命于大王,那么韩、魏就臣服了。韩、魏服从,然后可图天下。”)

可惜,秦王嬴政不是耳根软的刘皇叔,对于若顿提出的“王资臣万金而游”的要求,秦王痛快的拒绝了:“寡人之国贫,恐不能给也。”直截了当的说“没钱”,可见秦始皇是位多么有个性的帝王。

顿弱最终还是说服了秦王资助他万金:“天下未尝无事也,非从即横也。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秦帝,即以天下恭养;楚王,即王虽有万金,弗得私也(天下从来都是战乱纷纷,不是合纵就是连横。连横成功,则秦国可成就霸业,合纵成功,则楚国称王。秦一旦称帝,就可以用天下来供养。楚国称王,大王纵有万金又有何用)?”

“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这句话道出了战国末年天下政治的格局,也是顿弱最终能说服秦王的核心。

顿弱出使的最终结局,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使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齐王入朝,四国必从,顿子之说也”(让他往东到韩、魏两国中活动,笼络他们的将相入秦朝拜。顿弱到燕、赵之后,施行反间计,使李牧被杀。后来齐王入秦朝见,燕、赵、魏、韩四国都服从秦国,这都是采纳了顿弱意见的结果啊)。

如果这个故事仅仅包含这一部分内容,也就仅仅是“隆中对”中“对”的那一部分了,要知道,“隆中对”之前,刘皇叔还有个“三顾茅庐”赢得美名的故事呢。其实,《秦王欲见顿弱》,顿弱虽然没有让秦王嬴政去请,但也是摆租了架子的。据《战国策-秦策》记录: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秦王想召见顿弱,顿弱说:“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作参拜之礼,假如大王能免我参拜之礼,就可以相见,不然就不必见面了。”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见君王不拜,这种要求,绝对不低于孔明先生拒绝当时落魄的刘皇叔。

不拜也就罢了,顿弱在这次谈话中还数落了秦王:“天下有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天下有有实无名的人,有有名无实的人,还有无名无实的人)……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有其实而无其名之人指的是商人……无其实而有其名之人指的是农夫……无其名又无其实之人指的是大王。身为万乘之尊,却没有孝名,用千里供养,却没有孝的实际)。”

顿弱这里指责秦王嬴政“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指的是秦王杀嫪毐,迁太后”之事,明明是谈论国事,怎么会先谈秦王的家事呢?其实,这正是顿弱的聪明之处。中国古代注重名声,倘若秦王一直背着不孝的恶名,若顿出使韩、魏等国,劝说他国将相入秦朝拜的计划就有可能落空。去朝拜一个对自己母亲都不孝的人,对于他国将相而言,也是一种耻辱。

但如果秦王没有了这个恶名,再加一个“孝”的美名,那对于入秦朝拜的将相来说,就是去朝拜即使自己母亲犯下大错,但依然孝敬母亲的秦王,是为天下作出“孝道”表率的秦王,这样的朝拜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秦王得到了将相来朝的利,朝拜的将相得到了顺应孝道的利,而若顿,也得到了“万金“资助和实现最终目的的利。

名声,看似飘渺、虚无,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名声的作用——读《战国策:秦王欲见顿弱》

    提到隆中对,很多人第一时间的主角是刘备与孔明先生,其实,读中国历史,会发现很多与“隆中对”相似的事件,《战国策—秦...

  • 战国策―秦王欲见顿弱

    【原文】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于是顿子曰:“天下有有其...

  • 战国策26-(秦王欲见顿弱)

    顿弱,亦雄辩之士。 顿子见秦王,直言谏秦王。 以万金无用之论,得秦王赏识。 后,顿子使反间计,杀赵将,吞燕、赵、魏...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零九)

    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于是顿子曰:“天下有其实而无...

  • 平凡人的责任和担当

    见 《为中期说秦王》摘自《战国策》 原文: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

  • 秦王没有遗憾,他听从了顿弱的计谋,杀死了李牧,使六国朝拜

    顿弱是秦王政(秦始皇)手下的一名很有才干的大臣,他的拿手好戏,就是善于搞间谍活动。顿弱不如李斯有名,但是,顿弱运用...

  • 743丨布衣之怒

    读《战国策·魏策四》中““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提到”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原出于《战国策·燕策》。讲述了在秦将王翦大破赵国,挥师燕国形势下。燕太子丹委托刺客荆轲行刺秦王,...

  • 战国策31-濮阳人吕不韦

    不韦为商,见秦子异人质于赵。归而谓其父曰,欲以异人为商。 乃说异人,欲迎之归秦。 见秦王后弟,以危言惧之,进宫说王...

  • 战国策―说秦王曰

    【原文】 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声的作用——读《战国策:秦王欲见顿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pj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