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有好酒,老板很靠谱。
载酒问字
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一百单八将里有个杨雄,外号"病关索”。我们这里说的是另一个扬雄,生于西汉末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个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年轻时,扬雄以写辞赋闻名于世,为汉赋四大家之一。经大司马王音举荐,待诏宫廷,汉成帝特别赏识,授职给事黄门郎。但是经哀平两朝,未得升迁,心情郁闷,思想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说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从此弃之不为,转而研究哲学,有几部大块头的巨著,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还有一部《方言》,是研究西汉各地方言的。
扬雄学富五斗,才思敏捷,但生性木讷,不善交际,又素来口吃,所以门庭冷落。但他有一个本事特别能识生字、僻字、怪字,不管从哪里找来的,从来难不倒他。远近人士,凡有不懂之奇字,不明之古事,都前来请教。人们知道他嗜酒好饮,所以就带着好酒佳肴,边饮边讲,于是有了”载酒问字”之美谈。
扬雄在世时,王莽政变,毒死汉平王,篡位为帝。那些巧言善辩,阿谀奉承之士,颂称王莽篡权乃是天意,因而能得到封赏。唯扬雄不肯趋炎附势,故不能封侯。当时国师刘歆很看重杨雄的才华,令其子刘棻拜扬雄为师,专学奇字,好酒好肉,自然带去不少。
哪知不久刘棻卷入一场叛逆的案子,被王莽下令缉拿处死。扬雄作为刘棻的问业师,又吃了人家不少酒,也被叫来问话听审。扬雄当时正在天禄阁校书,自思已经年过七十,还要再去忍受酷刑,不如一死于是闭紧双眼咬死牙龈,从阁上跳了下去。
算他命大,虽然跌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倒也无碍大事。吏官看他可怜,慌忙去王莽处禀告,具述惨状, 称确不知情,王莽也就放过了他。
可怜扬雄,九死一生这么一折腾,也吓破了胆,丢掉了魂,连忙著文《剧秦美新》,巴结王莽尽讨好之言。一代铮铮风骨的文人竟这样落了个晚节不保,贻笑千古的下场,至王莽五年,方才病死。
“载酒问字"这个成语,在今天,既可以指一个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可以指一个人拜师求学,勤学好问。
文章来源: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酣客公社;百度图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