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是《教约》,这是先生在剿匪后,在当地兴办学校,教化人心,这篇课文是先生给15岁一下的孩子立的规矩。
先生的学校每天的教学分为四部分:拷德,歌诗,习礼、诵书。
从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先生对德的重视、对教化影响生命的重视。每天的第一时间是铐德,扪心自问,孝亲之心是否真切,能否落到实处,在与人交往时,能不能遵守礼节,谨慎约束自己。言行心术,能不能做到忠信笃敬。这就是我们每天在读书前要拷问自己的。以前总是把这些当成形式主义,不屑于弄这些,可是自从跟着大家读书后,发现拷问自己与不拷问是不一样的,觉得每天这样的拷问,让孩子时时反省自己非常好。这点可以考虑怎么融进课堂管理,让我们的孩子也每天反思自己。时间久了这些就可以化为孩子的骨血命脉。
歌诗:这和我们每天进行的晨诵差不多。在读前要做一些准备,要整容定气,晴朗声音,均申节调。尽管我没有这样做,也是要求学生抬头、挺胸、坐端、微笑;或者提示:端正坐姿,调整呼吸。总之,首先身体、态度方面做好晨诵的准备。我们现在每天的共读也是如此,穿戴整齐,开摄像头读书。真是像老师所说,一分端庄,一分收获。在歌诗时,有读的,有听的,并且每半个月,做一次汇演。这最后的一方面也是我们平时所缺少的,总以时间忙为借口,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歌咏汇演。
习礼:也是有准备的,让学生澄心溯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让自己从容不失迂缓,修谨不失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这种习礼也像诗歌一样,每半月要进行一次比赛。
授书:在这里先生特别提出,不在多,而贵精熟。能学会200字,只教授100字,常使其精神有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读的时候,要专心一志,口诵心惟。久则仪礼浃洽,从明日开。
新生就是订了这个教约,来教化学生百姓,一年多久民风雍容。这个教约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教育去借鉴。比如从上课程序上,每天要铐德,每天在最开始的时候,让孩子反思自己的各方面是否做的好。第二,每天诵读诗歌,修习礼仪。教书不可贪多,给孩子留白。不是有句话么:闲暇出智慧。平时我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太满了,导致孩子厌学。
这一天半浪费的时间好多啊,好可惜!想想源于一个傲字,很显然在昨天汇报后,傲心起来了,觉着自己什么都行,就懈怠了,导致一天半的时间浪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