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逻辑思维与诡辩》第二篇诡辩的手法

《逻辑思维与诡辩》第二篇诡辩的手法

作者: 7db07993d117 | 来源:发表于2021-06-13 18:23 被阅读0次

        诡辩手法千千万,各位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同时真心希望看过这篇的朋友以后在与人交谈以及看文章影视的时候要知道那些利用诡辩手段的陷阱。时刻保持清醒看透事物的真实本质。这才是一个独立思考者该保有的基本人间清醒。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认识那些五花八门的诡辩套路。

        第一种——百般抵赖:诸如“就不是,就不是,就不是”这般死不承认的强辩手段来达到目的。如那句网络经典语录“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真心抵赖的人才是最叫人无奈和憎恶的。对付这类人我们就应该拿事实来驳斥对方。

        第二种——强词夺理:如果说百般抵赖是幼稚的诡辩手法,那么”强词夺理“就是以说理的方式来颠倒黑白。这时一种公然不顾真理常识道德的,扯野撒泼的诡辩手法。例如”我抢劫银行是因为穷"这种看似合理但明显不符合社会公德的歪理邪说。

        第三种——信口雌黄:这是一种无视事实随口乱说的诡辩手法。雌黄是鸡冠石,呈黄褐色,古代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掉重写。可见信口雌黄是多么的嚣张跋扈的蛮不讲理。

        第三种——假痴不颠:简单说来就是模糊概念的诡辩手法混淆事实的确定性,这类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例如,布行今日搞活动只收半价,于是一人拿起两块布给了店家一块布,拿着另一块布走了。店家急忙追上讨要布钱,谁知那人大怒“不是已经给过你钱了吗?买你两块布只收半价,我已经把一块布折合成布钱给你了呀“听完真是气死人。宋小宝跟程野有几个经典(记得是开店卖啤酒相关的情节)小品就是利用了以上相同的诡辩手法实现的,因此也成了少有的经典。

        第四种——浑水摸鱼:这是比喻恶意混淆概念以达到诡辩者目的的手段,例如”定金“和”订金“的概念,若是在与人进行交易的时候,有人把订金改成定金,那么交易一旦出现问题在法律上都是理亏的主儿。

          第五种——瞒天过海: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诡辩伎俩。在辩论中故意用一个概念替代另一种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的混乱以达到否定对方的目的。

          第六种——清浊不分:这是一种模糊语境的辩论手段,在沟通交际、谈说论辩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需要制造一定的语境传达准确意思。但语言其实容易造成歧义,相信在学习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字时大家都应该深有体会。因此模糊语境的方法 就能。这里书中有个故事比较有趣所以在这里加工转述一番:说,明永乐二十二年殿试选定状元孙日恭,榜眼邢宽,但张榜日状元却变成了邢宽,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邢宽买通了上面的人,暗中更改了结果。其实不然,只是负责抄写小金榜的官员在抄写金榜的时候把孙日恭的”日恭“二字写得太近了,古代是竖着行文,且恭在当时下面是一个小子,所以被朱棣看成了”暴力“的暴字,这下皇帝不高兴了,要知道他的皇位就是通过暴力抢的侄儿的,所以他是最忌讳这个暴字的,相反他看到邢宽的名字就觉得很好”邢政宽和“于是大笔一挥,我们可怜的小孙同学就丢掉了状元之位。

        第七种——故弄玄虚:这是一种模糊判断的诡辩手段,是诡辩者故设迷局让你无从判断的一种做法。也有个故事,三个读书人进京赶考,请一个算命先生补算一下此次结果,只见算命先生伸出一根手指,三人想问你清什么意思,只见算命先生摇了摇头解释道:”天机不可泄露“三人只好无奈作罢,待三人走后,其徒弟问道:”天机如何?”他说:“如果将来考中一个,其就表示考中一个;如果考中两个,其就表示有一个考不中;如果三个都考中了,就表示一齐考中,如果一个都没中,那么就表示一齐落榜!这个例子很好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诡辩者是怎样巧设迷局让三位考生无从判断进而达到诡辩者哄骗人心的目的的。希望大家以后小心提防此类骗局。

        第八种——闪烁其词:这也是一种模糊判断的诡辩手法,违反逻辑中的排中律,排中律就是为了消除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当然有时候闪烁其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鲁迅先生在《野草》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生了一个小孩,满月时亲友都来祝贺,有人说孩子将来能当大官,得了赏;有人说,孩子将来能发大财,也得了赏;有人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挨了揍!鲁迅不无感概的说:“说假话的得了赏,说真话的挨打,要是遇到我,只好说:”哎呀,哈哈,这孩子,哈哈......"其实单看这个故事是该吐槽一下我们的先生不通世故,先表达的道理是好的,但是人家满月酒上这番言论不打他

打谁?

        第九种——以假乱真:就是通过说话者精巧的构思布局设计用虚假的代替真实的判断。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诡辩手法,以至于很多人都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在这方面比较成熟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了,真是被骗了还感谢人家的那种。这种手段布局复杂,因素较多就不举例了。

        第十种——移花接木:是一种暗中使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表现在诡辩上就是对时间混淆概念。举个栗子理解一下,有个人娶妻生子,高兴极了。过年抱着孩子领着妻子去丈人家拜见,丈人一家招待的很好,但这个人回家之后就要把妻子休了,妻子追问原因,他说:“我看你娘满脸皱纹,你老了可能也是这样,所以还是趁早把你休了吧!”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把人的事态拉长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记得哆啦A梦里面也有相似情节,是大雄看到静香老了之后的样子于是不喜欢静香了,殊不知自己也会随着时间老去的。

        好了,今天先介绍这么多。话说这几天有一种行骗手段在网上流传甚广,说骗子伪装成公安人员,给目标发短信说必须三小时内打完新冠疫苗,不然会对目标实行强制措施。并且给了一个链接让目标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以达到敛财的目的。你们知道骗子是利用的什么诡辩技巧吗?

       

相关文章

  • 《逻辑思维与诡辩》第二篇诡辩的手法

    诡辩手法千千万,各位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同时真心希望看过这篇的朋友以后在与人交谈以及看文章影视的时候要知道...

  • 《逻辑思维与诡辩》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书笔记6) 不管什么诡辩不诡辩,遇到女朋友这种生物,36计走为上

  • 逻辑学

    逻辑思维与诡辩》| 李南南解读 《逻辑思维与诡辩》| 李南南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张晓芒,南开大...

  • 工作诡辩

    工作常见诡辩现象。 常见诡辩类型: 哲学诡辩相对法诡辩绝对法诡辩 逻辑诡辩谬推法诡辩偷换概念法诡辩混淆法诡辩转移法...

  • 《逻辑思维与诡辩》

    作者:张晓芒 推荐买的书。各大平台的销量都不错,没想到豆瓣的书评却少得可怜,而且评分只有5.3。 整本书从什么是诡...

  • 福建林小楠案:暗箱权力为764万贿金找出路!

    古希腊的诡辩术能够混淆是非,一些诡辩家可以通过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手法证明”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暗箱权力同...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苏格拉底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却是“诡辩学派”。那么什么是诡辩学派呢?而诡辩学派就是在于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

  • 诡辩

    诡辩,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

  • 诡辩

    到达机场时,天还未亮。买完机票后,我耷拉着脑袋,等着飞机。就在这时,一个人向我走来。 “先生,可以坐您旁边吗?”一...

  • 诡辩

    究竟几个世纪 不再垂涎 这就是你的美 我的眼球被拉到了街角阴暗处 你的谎言 不要再流连 你够不到我的嘴 嘴边的风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逻辑思维与诡辩》第二篇诡辩的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eg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