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托延德现在只剩下了一座城池,所有的土地都被新崛起的力量吞噬。
巴陵帝国从东方一隅的小国突然发展壮大,成为横扫大陆的帝国。
而原先土地上的霸主托延德的土地一块一块的变成了巴陵的土地。
托延德国君心有不甘,不愿意被巴陵帝国把控,如今剩下的这座城池是最后的堡垒,如果它也丢了,那么托延德就算是灭国了。
托延德先后派出三批人马向对海的吉努救助。要与他们签订合约,但吉努总是虚与委蛇,不曾做出实际上的承诺。只是说,如果战争发起,吉努会给托延德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托延德知道,从前的恩怨吉努一直记着,并且这些恩怨也会影响到此次战局。
托延德很担忧,一旦巴陵做好准备发动攻击,托延德危在旦夕。
(二)
巴陵的士兵整整齐齐兵临城下,托延德的臣民已经知道此次凶多吉少,反而不那么害怕,众志成城,团结起来准备抵御外敌。他们在城墙内唱起了歌,是一首托延德民族从几百年前传下来,是民族的象征。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畏惧敌人的号角
他们不过是些靡音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在意敌人的枪炮
那不过是随手可拆的摆设
托延德的歌声在每一个角落响起。托延德国君也为这歌声所激励,他走上城墙,鼓励每一个士兵,这是保卫民族的最后关头,上帝有可能把改变历史的任务交到任何平庸的士兵手上。
敌人已经把托延德团团围住,从陆地上的城墙,到海边的港口,都是敌人,都是敌人。
(三)
战火交织,城里民困粮乏,再不来援军,托延德的灭亡就在这几天了。
国君如热锅上的蚂蚁,他甚至想以死谢罪。但是他又听到了熟悉的歌声。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畏惧敌人的号角
他们不过是些靡音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在意敌人的枪炮
那不过是随手可拆的摆设
人民还没有放弃,国君怎么能放弃,既然援军不来,那我就去找援军,当下他便召集勇士,要让勇士将托延德朝不保夕的消息带到对海,请求他们给予原先说的“适当的帮助”。
全城的人都知道国君要派人去找援军。全城的人都要来为这选拔出来的十二个勇士送行。但是这十二个人要出去并不容易。
港口外都是敌军的战船,虽然称不上船坚炮利,但一叶扁舟要平安穿过困难重重。港口之所以还未攻陷是源于港口附近坚固的城防,这是托延德流传几百年的城防,作为国都最脆弱的海岸,托延德研究对战争做好了防御准备。
要出去的话,只能在晚上,至少敌人看不到,城里的人必须为他们做掩护。他们唱起了歌,以最大的炮火对港口外的敌船发起猛攻。
敌人被托延德突如其来的炮火打的措手不及。
十二个勇士趁乱逃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四)
一叶扁舟在辽阔的海上航行,已经看不到故乡的城墙,对海的吉努目所能及。
越靠近越紧张,不知吉努现在是什么情况。
当十二个人终于到了吉努的海岸,还没有机会面见吉努国君,就被港口的护卫塞了一手纸。
十二个勇士里唯一一个识字的念出了纸上写的字。
“吉努与巴陵签订三年的和平协议,三年内互不开战。”
不会有适当的帮助了。吉努压根就没有要帮忙的意思,他们甚至在战争期间和巴陵签订了这样的协议。他们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巴陵的崛起早晚会给吉努带来灾祸,他们却选择了在托延德生死存亡的关头置身事外。这样的态度令人心寒。
十二勇士之间有了矛盾,他们见不到吉努的国君,拿在手里的只有这一纸噩耗。不论这个消息有没有传回去,托延德都必灭无疑。还有必要回去吗?好不容易才虎口脱生,此时是离开托延德给自己一条生路的最好时机,回去只是死路一条。
回去,有一个人开口了。托延德需要这个消息,哪怕是噩耗。回去,另一个人也表态了,我的父母亲人还在城中,我不能一个人苟且偷生。回去,两个人,三个人都说回去了。他们重新燃起了激情,回去也许无用,但是他们想要回去。要回去,一定要回去,城中的人把他们送出来是要他们求援军的,此时求不到援军,这个消息却一定要带回去。
(五)
风帆扬起,载着十二个人的船只往托延德的港口行驶,他们一言不发,眺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
这一天黄昏,他们的眼前已能看到托延德的城墙。城墙上的人们也看到了他们,城墙上的士兵欢呼鼓舞,他们以为十二个勇士带来了生的希望。在港口驻留多日的敌人也看到了他们,这只船队上是些什么人,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敌人的炮火对准了他们,他们毫无防护,在这美丽的晚上壮烈牺牲,死前,他们也唱着歌,是那首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歌。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畏惧敌人的号角
他们不过是些靡音
团结起来,托延德
不要在意敌人的枪炮
那不过是随手可拆的摆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