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归处是心乡
——记松江开大退休教师夏志权副教授
有一部五十年代末被称为史诗级的老电影,《阿维森纳》,讲述了一千多年前提倡人道主义,一生跟疾病死亡作斗争,带领人们战胜鼠疫,反对专制残暴的东方伟大学者、哲学家、诗人和医生——伊本·西纳的故事。六十年代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引起广泛轰动。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在看完电影之后,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长风吹尽帝王威,
烈焰华楼化砾灰。
惟见英贤如日月,
烟云万代踞天辉。
那一年,是1962。尔今,曾豪情过人的青年才子,已双鬓成霜。他,就是我们上海开放大学松江分校的退休教师,夏志权副教授。
十几年前初见夏老师,便留下深刻印象:身材高大,步履稳健,声音洪亮,双目有神。已发表多篇作品,并著有文集,蜚声校内外。而我们大多人或不知晓的是,浓厚学者气息的夏老师,有着不同常人的坎坷经历。
在全国“大炼钢铁” 那年,年仅15岁便考入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夏志权老师,已对诗词和哲学产生了超过本专业的浓厚兴趣。在那个只强调服从组织安排不讲自主意愿发展的年代,个人兴趣与个人主义划了等号。同时,又因家庭出身“不好”,对“大跃进” 种种做法不理解,夏志权老师大学期间被迫休学一年,并因此在毕业之际,不能参加国家分配,无奈滞留南京。
走出南大无处展才的夏志权老师,六十年代曾任初中民办教师, 1970年被下放至苏北灌云县农村,1973年迁到安徽天长县,历任耕读小学、初中民办、高中民办教师。1978年经考试转为国家教师。1983年被聘为中专讲师。1985年调至松江,1994年晋升为上海电视大学哲学副教授。主讲哲学、逻辑学,及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科目。2003年退休。
夏志权老师曾这样慨然自喟:1963年至1978年这15年间,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甚至有两次性命之虞,真可说得上是吃尽了人间之苦。但是我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来没有失去对光明未来的信仰。
“陋屋、薄衣、淡饭、厚卷、小灯、思绪繁”,就是当年夏志权老师生活的写照。但即使岁月艰难,也从未磨灭他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在夏老师看来,诗是优雅魅力的词汇,诗是心灵历程的刻印,而哲学,是探索世界本质的方法论,是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它们两者的交集,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是回归心灵与触摸现实的相融。
早在12岁时,夏老师就已创作出第一首诗,《宁春》。1957年,在武汉大学的《数学通讯》上发表第一篇论文,《联合问题中的一个公式》。1959年,开始思考“汉语现代诗的格律”问题。1962年,对“能量与质量”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1978年,初步完成“现代诗格律”先期的探索研究。1990年,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报上发表关于汉语现代诗格律的论文。1998年,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现代诗格律初探》一书。2001年,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逻辑辩证法初探》一书。2011年,在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逻辑辩证法再探》,及《锺扬诗文集》两本专著。2017年,在历时55年之后,终于初步完成“能量与质量”问题的研究。目前正在写作第五本著作《明乐诗文集》。截至今年10月底,已发表和出版著作共计85万余字。
夏志权老师几十年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成果斐然。
在文学方面,夏老师总结出汉语古典诗词格律的一般规律,将它与现代汉语的特点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汉语现代格律诗的五种形式,以及相应的格律理论体系。在哲学方面,夏老师把“唯物辩证法”提高到了逻辑化的新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传统辩证法的理论。而在“能量与质量”这一物理学与哲学的边际问题上,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如今,年逾古稀的夏老师,已把千年古城松江,当做自己的家乡。在生活中,他是被人称道的大孝子,又是尽心尽责的好丈夫,更是慈爱有加的好父亲。几十年风雨飘摇,都化作心中流淌的诗句:
左堤右岸已无为,
竖幹横枝俱失威。
诗海迎霞凭趣跃,
哲天追日任思飞!
忽又想起古人曾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日可读。世间纵万千不平磨难,却亦尽是助入境界的法门。回首人生,不曾虚度,便是大美。
至此,对老一辈表达敬佩景仰的同时,我们的心中,还有深深祝愿:落字沏茶寄情,心中理想不灭。余生诸好,一切皆安!
2018年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