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见识”

作者: 鲲之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09:09 被阅读15次

场景描述:

最近跟圈柚在杭州做餐饮,是一家潮汕风味卤鹅店。

被问的最让我无语的问题无疑是,“你是潮汕的吧?”,这样一个堪称点单率最高的问题。

当然,我的回答是,“不不不,我是东北人”。然后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顾客。

引发的思考:

1.人们的固化认知有时会让别人觉得很可笑

为什么那么多人潜意识会认为,只有当地人才能做出当地的美食呢?

烹饪技巧、技能不是可以学的吗?

做美食的技能,难道被贴上了只能当地人能学、能做的好的标签?

对于问我这个问题的人来说,这件事一定是一件突破他们的认知的事,但他们或许不会放在心上只会当做笑料、谈资。

而我则在思考,自己会不会有这种类似的固化思维、标签,却不自知呢?

仔细想想,自己有时也会有这种认知,接触的滴滴司机多了,沉默的司机居多,吐槽、抱怨的在少数,极个别的是情绪控制极差有路怒症的司机,会误认为滴滴司机是苦逼的,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健谈的滴滴司机,才打破我这个认识。

他说他之前在一家法式餐厅做法人,属于给小姨子帮忙,每天处理事情宅在办公室坐沙发,不自由。在杭州很多年都不知道杭州什么样。现在多好,开车四处看,开到哪里风景好就停车看看,想走走就拉上客人聊天....

后面聊到家里刚考完高中的孩子,丝毫感觉不出他的苦闷,四十多岁的人吧(猜的),看起来却年轻的很。总之,聊到我下车依然没聊完,全程没有一句负面抱怨的话。(当然,与司机聊天不是很好的行为,一般情况还是不会聊的)

2.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固化认知呢?

因为觉得自己见过了大多数的情况,多次强化了这一印象,而形成了一种固化标签。

想想那些让我们多见人长见识的告诫,或许没有说的是,要见就要见那些少数人、特别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长见识打破认知的人,相同的人见得多只会限制自己的见识。

3.如何成为一个特别的人

打破认知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做得到才能打破。

回到最初的例子,如果店里的鹅不好吃,没有潮汕味,他们也不会想问我是不是潮汕人吧。

最后是东北人+正宗潮汕味的混搭标签,打破常规印象。有矛盾点的背景,会造就一种特别的感觉。

4.多见人就一定会长见识吗?

这也不一定。

进一步引发思考的场景说明:

那天后厨大叔在看短视频,说哇塞,这个人能做2000俯卧撑,我就能做40个,牛X。

听他这么说,我突然意识到,再过几天看到能做3000个俯卧撑,4000个俯卧撑的,最后也是会被“牛X”两个字简单的归纳掉,按理说这是一件突破自己认知的事,但就这么简单的归结为“ta牛X”,变成只是见过而不是长见识。

如果想作为见识,或许要这么想,我能做40,他能做2000,那,

差距是什么?

是训练的原因吗,他是如何训练的,训练计划是什么,训练多久?

差异在肌肉的力量还是耐力呢?

我若是想做到这样,我需要怎么做?

以一个突破认知的事件为切入点,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真的长见识,不然只是徒增谈资的见过。

相关文章

  • 论“长见识”

    场景描述: 最近跟圈柚在杭州做餐饮,是一家潮汕风味卤鹅店。 被问的最让我无语的问题无疑是,“你是潮汕的吧?”,这样...

  • 长见识

    高考学子们高考后虽然可以松松口气,但等待分数的焦虑是只有学字自己才知(包括家长)。 昨天、分数出来了,学子们心里已...

  • 长见识

    最近在读《见识》,看后确实增长见识。增长见识的过程,其实就是打破固有认知的过程,是顽固不化还是心领神会,这反映了我...

  • 长见识

    纯熟抄袭 ***所以只是我自己用来看的 << 访问 Wow!UbuntuNOTE: This is Simplel...

  • 长见识

    由于昨天下七点下班儿后又洗了一个澡,到家已经很晚了。只吃了一个石榴,第二天的早上又跑了五六公里,如果我不说吃东西的...

  • 长见识

    两个月前加入生财有术的知识星球,2000多的年费不算低,图什么呢?想赚快钱! 报名的时候多少有察觉到这点...

  • 长见识

    就在刚刚店里接待了七八个00后的姑娘们,个个都墨眼红唇细腰腰的,他们叫我阿姨,作为长辈我谦虚的问了他们的年龄,最大...

  • 长见识

    昨天晚上11点发了一篇文章,今天又增粉10个,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我觉得只要用心写作,肯定会有粉丝的。 虽然我比那些...

  • 长见识

    写在前面,自2月21日我在简书转盘摇得一万收益加成卡而发布文章《别致的新年》后,时隔三日,又摇得一万收益加成卡,促...

  • 长见识

    某某集团工会在二级B公司工会进行经费经审,指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集团有一个“某某爱心”应急救助管理办法,要...

网友评论

  • 八戒的小屋:很有意思的思考,而且可以发现作者有很强的洞察力,佩服!关于那位出租车师傅,我好奇一个问题,这是不是来源于认知的开阔和自身的阅历?
  • AmyAmyAmy:见识源于思考,没有思考的“见识”或许可以叫见过。感谢作者的分享:+1:
    鲲之乐:@海燕Yung 哈哈,感谢你的鼓励,第一次发文,有人认可很开心😀

本文标题:论“长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o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