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小说写便是
偏爱写小说荒谬胜过不写小说的荒缪
偏爱看书的荒缪胜过不看书的荒缪
偏爱享乐的荒缪胜过不享乐的荒缪
然而
这个世界是建立在荒谬之上
没有荒缪,这个世界会在砰然间崩塌
作为小说家,嗯,与我何关,写小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废时废力废脑,而且创作的东西也未必会被认可,往往认可的却又是满纸庸俗的恰昧逢和,世人把他们称为畅销小说,是的确很畅销,但也的确很短暂。
犹如文学的娼妓。
让人爽,满脸笑颜嘴角上扬,一个在卖一个在买,是买卖无疑。
当然,绘画几篇油画讽刺下美国政治图景,就称为艺术,那艺术可真是一文不值,那是政治的乞讨,是小丑的自娱。
可笑。
我总是有种偏见,所谓的大家,纯度高的大家,是不应该在综艺或大众面前露头露尾的,应该一心一意在自身上精益求精,不然,他怎可称自己是艺术家或小说家,什么大家,他应该称自己为流量明星。
只有过气的作者才会跑到娱乐界露头露尾,害怕人们遗忘掉他。顺便赚点面包。
真正的什么家什么家,是不应该被娱乐化,娱乐化的什么家,是奴隶是动物园中的宠物是小丑。
这样的玩意是创造不出什么东西的。
他放弃了作为真正的什么家的核心本真,是自由。
创造一方世界的自由意境。
没能坚守自身世界的什么家,都是他人的奴隶。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编辑今天让某某作家写个媚俗的故事,这样肯定能大卖特卖,是的,固然能大卖,长久以往他必定什么也写不出,反而要请笔者代笔,最后被时代彻底抛弃,沦为昙花泡影。
多余的人。
他也许能赚到很多钱,生活很滋润,但这样的人是商人而不是什么家,或者是奴隶。
再举个例子,“科学家”被政府关在某实验室,发达必须要某某工程完成,这样的他们是流水线上的印刷机器,怎么可以称为科学家,不过是输入大量僵化程序的机器。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现创造,都是创造者本身好奇心与自由的展现。
不过说到这些,政治的淫威最能迫害人,小子都能自得其乐,还被上层当众褒奖,他不可不春风得意。
莫言的诺贝尔奖就是个讽刺,既是对本人的讽刺也是对上层的讽刺,禁书丢掉工作,翻译国外反而得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的作品其实还行,文风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东北话书面语成为新的文风展现,反而有的地方方言很难书面语,华中地区的就难以书面语,比如搞么斯,不懂的人就是不懂!而乡土文学又能很好的体现时代性,那个时代乡土的让人诧异,缺少上流文艺气息的华美。
那个时代的中国是没有上流社会。
后来的上流也是土豪般的附庸风雅罢了,与流传几个世纪经久不衰的上流文化区别很大。
我国的文艺创作也很弊病,简直就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很恶心
不是说没有艺术性的人儿,只是就算有也早就窒息在政治或时代的沙流之中。
闻名全球的有日本、俄国、印度的大家,中国却鲜少矣。
本人大大方方的承认,就是喜欢日本的村上春树、美国的海明威、印度的泰戈尔。
最最最喜欢的当然还是村上春树。
中国没有这样可爱的人儿,也没有全球式的知名度。
恐怕村上迷在如今哪个国家都有点,连首屈一指的美国也不例外,小李子还替村上没能获诺贝尔惋惜唉叹过。
我怎会被政客的煽动性话语欺骗,世人都有社会中心思维,不过认为自己的国家最好最优最强,事实真的如此吗?
看政客的话语表演,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感谢了。
美国怎么怎么坏怎么糟糕怎么蠢,总是那一套,很无趣,高级洗脑也应在褒中贬低,才显高尚嘴脸又不失风度,它国确实很差嘛!
不过说真的,之前美国贬低其他国倒也蛮正常,看不起蛮正常,现在被美国欺负的不行了,开始美名曰:自主创新,美国如何如何坏,小孩子样好笑,不过在西方哲学家眼中,东方的中国的确是个一直未长大的小孩子。
其实美国更像是个乌托邦,他的建立犹如神话故事般多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直接建立了持枪的社会契约。
可谓现代国家中的神话传说!
全民皆兵,莫过如此。
妄想靠武力搞美国,那是搞笑中的搞笑。
凡是看着自由女神雕像流入美国的人,哪个不是可随意经商或买入枪支。
连我们的张爱玲都不例外,最后听说还嫁给了个美国男子。
好家伙,这人实在不敢恭维,作品简直就像怨妇作,我想问倒底是哪个男的骗了你,非要如此恨男人呢!
看看美国电影的《饥饿游戏》,女主的缘起就像美国的独立战争,具有历史意义,先是各种压迫奴役,上层娱乐想看杀人游戏,于是各州抽取名单,女主为妹从军,拿弓参加比赛,(狩猎文明)最后上层说只能活一个,女主拿毒梅二人共服,这种自我决断的不屈精神,唯有西方文明才具有,独立的让人惊艳。于是上层不得不屈服。
后来第二次参加比赛,女主在结尾直接射破天穹,打破了所有格局与局限,就像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迎来真正的新世界。
女主在各州的支持下,开启了真正的战斗,大炮也好,士兵也罢,舆论也算,带头迎进,获得真正的红色胜利。
不管怎么比较,东方没有像女主、玛格丽特、茶花女这样的女子,即使有,也逃不开专权者的手段,所以不值一提。
西方精神文明,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人格的独立精神、自身骄傲、整体自信!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会做出共服毒自决的判断,他是会依赖他人乞求共生,犹如树藤死死勒进树肉之中!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很难破界,射穿天穹,只会在人山人海中于世沉浮彻底淹没于世。他只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众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会被人信服引领吗?人们倾佩与信任他的独立,才会跟随于他,夺回属于众人的一切。他只会共生共存,人们要么难以喘息,要么借此吸血。
没有自立、自强、自决的精神是很难做到这些的,前提之一是要有独立精神,病态共生只会沦为乌合之众。
玛格丽特向刽子手要了情人的头颅走向马车,这样的一位女子,性格何止是独立自主,她在追求自身幸福完满的路上啊!
她不畏惧任何世人的眼光!不畏惧刽子手的残忍!不畏惧鲜血淋漓头颅的可怖!
要是被如此女子深爱,人生也就了无遗憾了。
他犹如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那对13岁少年爱情般完满,而完满必然存在缺憾,犹如残臂的维纳斯。
我相信犹如于连所说,她这么做是因为自身的骄傲,而并非深爱于他,所以于连并没有选择玛格丽特。
历史上的玛格丽特被幽禁过,他是玛格丽特公主也是玛格丽特皇后他是众人尊敬的对象。
她何止是独立,简直就是把自己完满的活过。
当然,有些人没有把自己活过。
有人曾说,我走着就像整个人在发光,我哪有在发光,我只是把自己活过。
余华的乡土文学《活着》,潜意思就是大家都在为活而活,我们还没有活过来,我们正在活的路上,我们努力奔向活着,所以这个时代没有生活只有在活的路上,甚至都没有活过,整个时代没有活过!
西方并非一直很独立,女性更是如此,曾地位低下,她们连投票权都没有,后来有些女性先驱者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写了伟大精神文化传播作品,简奥斯丁《傲慢和偏见》《理智与情感》还有初学者的《呼啸山庄》,建议大家看看。
她们连婚也没结,意在证明自身的不屈独立性质,向世人说明女性也是可以独立拥有自身自由意志,我不建议大家学这些女性绝对独立,但是大家如果想这样我也没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