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项目,为了表明想要做好项目的态度,中秋假期出差三天来跟现场。
现场发现大部分地下水井没有封口盖帽,大部分土孔没有回填,这一点在以后自己负责的项目还是培训下属都要嘱咐好,保证工作质量。另外地块附近有现成的民井可以取地下水样,同事们没发现,自己上次来过现场也没发现,这一点,是前期现场踏勘,访谈的工作做的不扎实,自己也是轻信别人而疏忽了,没有再次确认,以后还是得多留心。
这几天除了工作以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给同行的人们宣传自己的民族,历史起源、语言特点、生活习俗、教育文化等等,天马行空、畅所欲言。感觉自己是个宣传使者,解答别人的疑惑,让别人知道有这个民族存在,激起别人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当然,在宣传的过程中也不断的理顺自己的思路,也练习自己表达发挥能力,大胆大方地展示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一些看法见解,也跟别人碰撞思维,吸纳、思考别人的知识和看法。
这几天同行的人里面三位是同省的,有一个来自山西,最年轻,平时话不多,但不管讲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其他,都让人感觉知识很渊博,尤其历史方面很有研究,应该是看了很多书吧。难道是地域差异?甘肃的人们读书大都是为应试升学就业等现实目的,而别人省已经摆脱了这基础的目标,自然也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读、研究“课外书”,也许这只是个例吧,但甘肃人民普遍文化追求还是低些。想想自己小小民族,这个特点更是突出呢。
一个困扰了几天的问题,最近不太喜欢李部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感觉太教条、太理想,可操作性不强。
之前自己处理问题就比较擅长用土办法,这样的弊端就是有时候找不到充分的依据,没办法形成体系去推广解决同类问题,适用面太窄,优势是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且见效快。所以以前对那种教条或者理想到有些嗲的处理方式很是鄙夷、不屑。
但毕竟,自己是个搞技术的人,教条、规则是最应该先遵循的,准确、全面地满足教条、规则的要求,然后考虑可操作性、成本等现实问题,有问题再解决、实在不行才变通、妥协,但主旨、核心要素不应有变。所以以后遇到类似想法不一致,先要完整倾听别人的想法,考虑人家说的是否有道理、全面,然后才摆出现实执行中会遇到的问题,再说自己的方式并沟通,相信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协调而得到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