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46)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46)

作者: 最后一班车刚刚好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01:19 被阅读0次

中国历代著名作家及作品

一、先秦时期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墨子:《墨子》

孙子:《孙子兵法》

孟子:《孟子》

庄子:《庄子》

荀子:《荀子》

韩非:《韩非子》

吕不韦:《吕氏春秋》

列子:《列子》

二、两汉时期

贾谊:《吊屈原赋》等

刘安:《淮南子》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

枚乘:《七发》等

东方朔:《答客难》

刘向:《说苑》、《新序》等

王充:《论衡》

班固:《汉书》、《两都赋》等

蔡邕:《蔡中郎集》

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李卫(文化常识全典)

阿末闲话:

阿末看名家很多,然而仍然有没收录进来的,这也是无奈。毕竟先秦文学家也太多,像屈原人称屈子的大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离骚》,自然也是代表作。

此外像宋玉写的《九辩》,也是闻名秦汉时代的代表作。到了两汉,也涌现出来许多能人。

除了上述人物外,像晁错的《论贵粟疏》,桓宽的《盐铁论》,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都是当时绝佳的文学名篇。

相关文章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46)

    中国历代著名作家及作品 一、先秦时期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墨子:《墨子》 孙子:《孙子兵法》 孟子:...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6)

    儒家重义轻利,墨家统一义利,这是“爱人”说与“兼爱”说的主要区别。儒家“爱人”说主张“爱有差等”,孔子主张爱有差等...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0)

    “人定胜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一种主张,意指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它是战国...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2)

    荀子是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思想方面,他提出“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把道德...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5)

    庄子是个观察精细、思维敏捷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想象丰富、情思飘逸、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文学家。庄周曾梦为蝴蝶,翩...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9)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8)

    所谓“天人之辩”,是指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辩论。商周时期,人们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到春秋...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1)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他把区别于禽兽的人所特有的属性看做是人性有其合理之处。可是,对于这种道德...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7)

    战国时期,以“黄帝”为名的学术派别大量出现,黄帝成了“学者所共述”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吸收了黄帝学说中...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3)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解释“中庸”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就是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常识全典》笔记(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rw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