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云记于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
杂阿含经300经:讲苦的起源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共作,非无因作,而是“因缘”,所作。有正信的佛弟子应离断常二见而处于缘起中道。
回顾课程
1.常见与断见:150经
常见、断见、缘起中道。
常见:见今世、后世事物真实。
断见:只见现在事物真实。
2.中道的理解:过犹不及。
3.十二支缘起:无明——行——识——色——六入处——触——爱——受——取——有——生——老——病死
4.活在未来,把当下的感受放在未来。(常见)
——利:对未来有期待。弊:目光短浅。
活在当下(断见)
——利:务实的心态。弊:总是不断往前走,永远有的新的。
5.命运是由惯性生命的惯性构成的。
6.常见与断见都是我见。
7.无堕中道,中道缘起。
8.如何运用常见与断见。行正见路。
9.苦产生的原因:思维的不正确。
10.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因果关系)。次第相序、依缘而生、随缘而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善有善报,可是为何有的人做好事不得善终。(心、身)
11.信众与信徒。
12.五蕴身心在外界的展现:六根触六尘。
13.真正的谦卑是无我的谦卑。
14.苦乐受: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
15.对未知的恐惧。
16.义说、法说,概说、详说。
17.通透的无我才会有真正的慈悲,对待别人的善的时候才会没有我的成分在。
18.运用:有人说美国挺好的。这是忽略了因果的本质而只看现象。苦的现象表现可能不一样,美国也有美国的苦。
19.利他的模式中最容易发现有“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5604361/0755e41e20e572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