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试探人,因为人性经不起试探。但是当命运有意无意的来试探时,人要经得起试探。———7糖8给钱
以什么作为准则?遍观千秋,无非“良知”二字。
何为“良知”,不欺心也。
01 儒
孔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问自心,不要欺骗它。心一变,境就变。
故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待天时变转,吾成汝,汝成吾,乾坤挪移,应境况相应而用,可无大害。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事根源总在心。良心一显,万法皆明。有些想不通的道理,过不去的坎坷,便清明通畅了。
一生是漫长的,莫要只看眼前利,忽视身后身。看的见(名,利,)是镜中花,水中月,可须臾之间青云直上,亦能瞬息之内如临深渊。虽说枯荣兴衰,道法自然,皆有定数。然而那些看不见的,(道,仁,义,信……)是实在的,真切的,融合在血液,脊髓,灵魂之中,永生不灭。
玄妙的是,那些看的见的与那些看不见的又在无形之中互相转化(有无相生)。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02 道
老子在《太上感应篇》中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不易分明,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好心办坏事,坏心成就人,时常有之。
鉴于此,吾之法:致良知,问己心而终不悔,便直抒胸径,不必记怀。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尚好理解,为道损为何?吾悟道之得:修习者,随年岁增长,道意融于习惯中,化入行为里,糅入身心内。故每日精进,每日损之。
最终,道不存于外,而糅合于内,与道相融,道中有我,我中有道,以致天人合一。
庄子《大宗师》中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已。”知道天道运行的规律,知晓人事所为,便是最好的认知。
吾所理解:大道至简。天之所为,行有否泰。人之所为,用有形藏。无论顺天应命或逆天改命,无非阴阳变化,不出太极。
若道家执着于黑白,佛家色即是空。
03 释
汉明帝引入至今已有千年,何种真意令乔达摩•悉达多放弃王位,执着一个“空”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的,无形的,有色的,无色的,都是梦幻泡影。
如果道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生八卦,相生无穷,那佛会不会一直都在无极中。
总觉得佛是不能言传,只可意会的。所有说出来的法,都不能称作为法。
该如何表述?唯有一笑,拈花也好,不拈花也好。
或者,笑都不必。
或语或默,皆由心而出,心肺一敞,如江河自流。乱议儒释道,着方家指正。若有轻慢毁损处,神灵见谅,看之一笑吧。
2020年6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