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摄影 / 乌实
有一次我去听一个艺术鉴赏的课,课间,老师拿了一截圆筒状的东西,让我们看看是什么。这个圆筒拿在手里非常轻,外面像是一层坚硬的树皮,里面一层却摸着软软的,还有点弹性。
老师说,这是一段胡杨树的枝干,是他一个同事去甘肃考察时在沙漠里捡回来的,中间的部分已经脱落了,只剩下一截外壳。有人把它做成笔筒,做成装饰,而他的同事给这截木头起了个名字,叫做『男人的心』。
也许你没见过胡杨树的枝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男人的心,应该是什么样的?
胡杨的枝干,外刚内柔,就像我手里拿到过的这一截。胡杨的外皮异常坚硬,所以当沙漠风暴中的沙粒,像子弹一样袭来的时候,胡杨可以毫不妥协,同时也丝毫无损。就像一个承担着责任的男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外力,也必须坚强如刚,决不能被困难的风沙一打,立刻就成了筛子。
相对外在的坚硬,胡杨的枝干里却松软如棉,充满了弹性。就像一个男人的内心深处,应该是柔软的,那里深藏着感性、温情、爱与宽容。

如果这个人把内外特性反过来可就麻烦了,外软内硬,面对压力不堪一击,心里面确毫无情感。随便翻下社会新闻就会发现,现在大多数负面消息,都是这种人制造的;而另一些负面新闻,则是来自外硬内硬和外软内软的同学们。
一颗十米高的胡杨,它的根深入地下的范围,却有上百米,它展现给你的,只是它生命中不起眼的一部分。 一个胡杨般的男人也从不刻意追求人生如何NB,你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发现他人生的渊博。他不需要依靠炫耀知识或财富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承担该承担的一切就好了。他会自然而然的强大。一个男孩儿可以孔雀开屏,有点什么就拿出来炫炫,而一个男人则无需时刻证明自己,他做的事情、他的一生已经说明一切。
在胡杨树干柔软的芯中,会储藏着从地下百米吸收来的水分,供养着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对于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他知道胡杨可以救自己的命,他可以在胡杨坚硬的外皮上打上一个小小的洞,吸取一些甘露,获取能量,继续前进。
在沙漠的边缘,河床干旱的时候,虫灾就会泛滥,小虫子们会爬上胡杨,吃光胡杨的叶子,为自己的生命获得延续。而失去叶子的胡杨,却也因此得福,在干旱的天气里减少了蒸发,保存了水分,度过干旱的季节。

这个胡杨般的男人,他懂得付出、舍得和放下。他知道他和万事万物都有联结,甚至他和他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整体。给予的总会回来,自己的也是别人的,自己既是所处的环境本身。我们永远无法掂量出“自己”这个秤砣的分量,所以就总会有各种不平衡。有一天我们意识到,我们并非仅是自己构建的狭窄空间,我们就是这个社会,就是这个大自然,就是这个宇宙本身,我们就拥有了慈悲。
于是所有的发生,都在我们里面。那里面只有两件事:我们接纳的和不接纳的,而我们只能真正改变我们所接纳的事。 胡杨从成为一颗沙漠中的种子开始,就需要百分之百的接纳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这种接纳并不是放弃,而是代表着一个行动正在开始,代表着一种生态正在发生,代表着会有更多的种子,他们最终会创造沙漠的改变。
所以,一个胡杨一样的人,他的接纳和付出并非简单的基于责任,而是基于爱。
有一位同学哈哈笑道,哪里有这样的男人,那岂不就是神了。
是的,“神”就是这么一种存在——看似高不可攀,却朴素如大自然般的存在。
掂了掂这截胡杨的枝干,老师说,艺术品的价值与它值多少钱无关,只与你的共鸣有关。 如果你能从这截枝干上得到力量和启示,它就是属于你的艺术品。用心体会这相互赋予的能量,从此你将用一颗“男人的心”,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