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大概是说人类很幼稚,所思考的问题在真理面前不过九牛一毛。可闲着无事的我就爱瞎琢磨。好比一只蚂蚁去搬一块大石头,我这渺小的人儿忽然思索起活法这个大话题来。我思考这些会不会让人发笑呢。发笑由人发笑,思考我自为之。
浑沌的活法。浑沌是《庄子·应帝王》中的人物。浑沌是一个七窍未开的模糊一团之人,原本活得快活自在。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地盘热情款待了倏和忽,倏和忽为了报答他,两人商议凿开浑沌的耳、眼、口和鼻,让他可以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哪知,“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塑造浑沌这一角色来讲他的思想无为。庄子认为,人的耳聪目明并非好事,会带来很多不适和烦恼。庄子劝说人要不听不看不说不动心机,总之,稀里糊涂的活着就行。
不过,浑沌的这种活法也太混沌了吧!老天爷赐给我们眼睛去看人间的繁华,赐给我们耳朵去听美妙的乐曲,赐给我们嘴巴去尝美味佳肴,赐给我们鼻子去闻花的芳香,还赐给我们思维去体会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倘若失去这些,活着还有什么趣味呢?人间值得,我不做浑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9058/539bfdf5c810e47d.jpg)
像狗一样的活法。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活法是“返于自然”,就是那个亚历山大问他需要什么,他说“我需要你走开,别挡住我晒太阳”的人。第欧根尼决心抛弃物质享受,像一条狗一样地四处流浪。一开始,他还有个喝水的碗,有时也讨点吃的。有一天他看到狗在河边喝水,他说:“狗好聪明,没有碗也行,我还随身带着个碗,这是个负担”,他立即扔掉了他的碗。第欧根尼从物欲之下彻底解放出来了。据说他最后因与狗争食,结果被狗咬死了;另一种说法是他死于生吃章鱼。总之,与吃有关。
我可不敢笑话他的行为,恰好相反,我由衷的敬佩他的一意孤行的勇气,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榜样。尽管结局有点尴尬(那也是我们认为的尴尬)。可站在第欧根尼的角度,他为了心中的信念而活,是死而无憾的。据资料记载,第欧根尼认为亚历山大是生活的乞丐,因为他一生都在为征服和权利而操劳;自己才是生活的皇帝,一生都自在随性,没有压力和恐惧。又据说,亚历山大和第欧根尼死于同一天。如果他们在地下相遇,会不会又在为乞丐和皇帝的话题而争论呢。
以我这凡妇俗女之见,人的身上除了有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还有生命啊,生命有它的自然属性,那就是不管如何断舍离,有一样东西摆脱不掉——吃饭。承认这一事实是一种诚实。活法可以自由,生命不能作践。也许,物欲与无欲是一个永远无解的矛盾。
生命是自己的,生命这趟历程全由自己来发挥,任何他人无法干涉。“每一天都极度认真”,这是稻盛和夫的活法;“处理人间事务粗线条即可,不必过分深究”,这是蒙田的活法;“放下执念,与生活的浪潮浮沉相随,休戚一体”,这是黑塞笔下悉达多的活法。无所谓对错,认同一种活法并安于它就行。
可我依然觉得,浑沌的活法过于简单,第欧根尼的活法过于粗暴,这些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生活就得像阿尔卑斯山谷中的一条路标“慢慢走,欣赏啊”,生活还要像范仲淹笔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一定要在随性与理性之间作出选择,我选古人创造的另一种活法——中庸。对于我等平庸之辈这是最适合不过的。古人的智慧无穷啊,无论我如何觉悟,都是在古人的智慧里转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