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多,大家也都忙得飞起来了,想安抚下各位,但说实话,大家也知道我不怎么爱说话。
我更想在这聊聊的是我们怎样去成为一个伟大的团队,说伟大确实有点过了,但总得有个小目标,是不是?
虽然最近一直不在座位上,但我一直在你们背后默默注视着你们,有时是爱意,有时是恨意。产品+UI+研发,我们是创意产出的最强组合和最终的决定性环节,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不断进步,尤其新同事的加入,让我们更是有了更多想法的碰撞,我们真的很感激。
但在最近大家的状态中,慢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黑暗力量,当然,只是极个别极个别的事情,我们这个团队总体来说还是在光明中前进。
但即使是很微小的问题。我觉得如果蔓延开,对我们整个团队来说,到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不是我们不想成为伟大,而是在每当想冲破一条线时,这股黑暗的力量就会马上把我们压下来。
现在,先抛开我们各自的岗位,先抛开我们之间互相的看法,先抛开公司流程制度的问题,先抛开研发部门的任务压力不说,我们来探讨我们这个团队本身隐藏着的黑暗力量。
首先,是关于相互扶持的事情。有时候我很怀念公司只有几个人的时候,那时候,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si) 合 (bi) 后,慢慢地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一起去解决问题,甚至不惜通宵达旦,你说累吗?累,真TM累,但开心吗?还是有点,喜欢大家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的那种感觉,哪怕那件事到最后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大。
但随着公司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很显然,我们当时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精神并没有延续下来,或者也可能是在我们这第一批人这里没有好好地坚持下来。
例如,当在讨论问题时,剧情是这样子发展的。
A同事会无意说一句:你当时怎样怎样… ,
然后B同事不服气,反驳:我当时已经怎样怎样,是你怎样怎样怎样…,
A同事不甘示弱,音调抬升,似乎要对周边的观众负责,演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你TMD当时就是那样那样…
(Cut,我们来放点音乐缓和下气氛: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是啊,说话的方式简单点不好吗…
作为一个曾代入角色的观众,我对此剧情解析如下。
1)这种剧情表面上是在讨论一个项目,但其实他们在讨论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项目的出处——人。对,他们在攻击人,不是在攻击项目。
项目是人的想法综合体,是已经脱离了人的混合意识,我们可以随意攻击这个意识,我们也可以随意去冷眼旁观对这个意识的任何攻击,因为它已经不属于人了,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当你在攻击它的出处——人,不但伤害了人,还让丑陋的项目在时间的流逝中偷笑看你们人类自己内讧,因为他成功躲过了你们的攻击。
没错,想法是你的,但你不一定要喜欢它。想法也不是创意,创意是在想法的碰撞下产生的。
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而我每天都在训练,当陷入这个剧情时,不管自己有多怒,都会努力压住,闭上嘴,默默数十秒钟,脑子像念咒语一般不断告诉自己 focus on the idea itself, not the people —— 什么才是更好的想法,怎样才能产生更棒的创意。
然后训练自己说出的话对准“物”,而尽量避开对“人”的关联,比如,我会说“这个页面怎样怎样”、“这个素材怎样怎样”,而不是“你设计的怎么样怎么样”;也会训练自己在别人批判自己的产品设计时,透过他的语言,告诉自己,“哦,原来他在攻击这个想法,而不是想法的出处——我”...
而当别人对我大声说话时,我训练自己进入一个模式,过滤语言,将思想聚焦在语言背后的事实和本质—— 就好像暴风雨,在一场看似狂风暴雨的背后其实也只是一个自然现象。
2)当AB同事相互攻击对方时,其实他们内心在害怕,(一般条件下,音调的高低与害怕程度成正比例),害怕自己受到不尊重,害怕自己的尊严受到挑衅,而这种害怕是基于一个最最最根本的原因 —— 那就是信任。
对一个团队来说,克服内心恐惧的最佳解药,就是信任。你信任你的团队初衷都是好的,你信任你的团队不是在挑衅你,你信任你的团队是和你一起在解决问题。
但当然,信任,也靠时间积累下来,只有一起经历了各种磨难,在磨难之中相互扶持走过来的才会建立深刻的信任和理解。
"Be patient, be authentic, be consistent. The trust will come" (耐心,坦诚,言行一致,终会赢得信任)
而在这中间,你有多开放你的心态去包容,相互尊重,你在对方的信任银行里的储蓄就有多高。
切记!即使你的“储蓄”再高,你的每一次伤害都会拿掉一笔,直至透支,所以,尽量节省开支,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你会把它用完。
3)当A无意说出那样的话时,如果B假装听不到,把问题回归到项目本身时,B就会没了对白,也就没了戏份,剩下的就真的是… 简单的说话方式了。
第二个事情,是关于及时的沟通。这个剧情是这样的。
A同事遇到问题了,抬头瞄了一眼,好像离那地方好远,转头对B同事说:你就是该做这个的,你去说。
B同事眼神从电脑屏幕转移到A身上,想想好像也是,但又想想,我还好多事忙,他也有责任,然后说:为什么不是你去,你也可以去说啊…于是又来了,#%^*+=《》$&!
(音乐再来一下,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如果要问一个伟大的创意公司,他们哪来那么多创意的话,你们觉得会是哪来的呢?无非也是人。所以,要真把创意最大化,聚焦的无非是在人身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就非常重要。毕业后,我经历了两个上市公司,他们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流程太多,领导太多,制度太多,一层一层的沟通机制,让我们感觉有些事就算了,不去说了。看到了吗?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当每个人都不提出问题,不提出建议的时候,公司的内部输出链条就此断裂,包括创意。
公司达到一定阶段,流程制度难免存在,是为了使公司有序发展,但是对于一个创意的公司来说,我们要的是乱中有序,这需要两个引力,一个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吸引从而引发创意辐射的引力,一个是中心将所有个体聚集的引力,前者靠量子纠缠般的联系,后者则是靠制度。所谓联系,意味着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跟另一个人说话的权利,在发现问题,有振奋人心的想法时及时举手提出,不管事是不是关己。就像在丰田的工厂,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个拉闸,但到他这个环节有问题时,他可以及时拉拉闸,把整条线都暂停掉,等解决完问题了再开启,日本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这么来的。
总结:不要抱着“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的希望,因为当你等到他去解决你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时,对于团队来说,放弃的不仅仅是那么一点时间。
第三个事情,还是关于相互帮助。当然,依然是极个别的事情。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是再写下剧本吧。
A同事:这个我不会做啊,怎么办,要不随便搞搞?…
B同事:耶,我做完了,赶紧关电脑回家…
C同事… 黯淡的眼神,带着几分加班的愁绪目送B同事离去的背影
(音乐:你要离开,我知道很简单…)
阿C,不要哭,要坚强,要坚强…
在执行一些项目的时候,我们在一开始就达成一致,虽然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但谁先梳理完就帮另一个人梳理,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每个任务虽然带着个人标记,但事情是整个团队一起去完成。我每天都会整理完成的任务,然后把未完成的插件再重新组合和分配,我们不会讨论公平与不公平,大家只是为了一个方向—— 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依赖,以最快的速度去解决眼前的紧迫问题。
而团队里极个别的伙伴是一个人在做自己的事,而不是一个团队在做事。不是团队不愿意帮他,而是他不知道怎么寻求帮助,也不是他不想帮别人,而是他没有去了解别人是不是需要他的帮助。
这又回归到一个信任的问题。你要相信,只要你开口,你的团队是非常愿意来帮你,也要相信,来寻求帮助的同事并不是来搞事,他是真的遇到困难。
由于时间关系,续集以后再拍。但作为编剧和剧中的角色,我的旁白是,其实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跟没有都一样,重要的是我跟谁在做事,至少能在晚上入睡时,告诉自己,嗯,我今天跟一些很不错的人完成了一些很不错的事,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