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深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就要明白什么不是深度学习,什么不是好的教学。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把中学生比作一门炮,十年中往里装知识,然后发射,发射后,炮膛里就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我观察被迫死记那种并不理解,不能在意识中引起鲜明概念,形象和联想的知识的孩子的脑力劳动,就想起了这愁人的戏言。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代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大陋习,能使孩子变得迟钝,到头来会使他丧失学习的愿望。”
教学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就不能活跃,就不可能有作为主体的深度学习。
曾经一度认为的习惯,也是需要考量的。因为有时候习惯会造成刻板行为,思维僵化,固化,难以适应新的情境,难以迁移。因此,维果茨基认为:即使是形成习惯的练习也需要内心的满足才能完成,即要有“心”的投入与参与。练习只有伴随内心的满足才能完全成功。
教学机械,就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多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够共同发展与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