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作者:【美】芭芭拉·明托 【译】汪洱 高愉
阅读:20230110-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本篇的内容足以使你理解和应用简单的公文写作技巧。
对受众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因而,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的表达思想。
读完一篇真的想说,工具书读起来真的好考验耐心。
扉页上写着“没有什么比一套好理论更有用了”。言外之意就是这本书是一套好理论,读的过程中我努力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得读起来更有些趣味性,收效甚微。将所获罗列一二。
对于表达来说,要自上而下,结论先行。如果坐着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已经事先进行了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读者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这一点在汇报工作或与他人沟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我也一直在努力朝着这个方面进行,只不过没有理论支撑,而是根据领导的反应而进行的改进。】
对于思考来说,要自下而上,总结概括。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以能是4种逻辑顺序——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具体操作可以是: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找出各要求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不管是写文章、书面表达还是口头汇报、演讲,内在支撑都是自己的思路,即逻辑。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具体操作:序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的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经历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存在区别。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除此,还存在一种推理方法为不明推论,指的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寻找支持该假设的信息。一旦获得了支持假设的信息,这种推理就又变成了归纳法。
知识点:
1、总的序言可以包括关于关键句要点的表述,读者就可以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了解你的全部思路。实际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最初30秒内还不能清楚了解你的全部思路,你就应该重写这篇文章。
2、如果你有孩子,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孩子们已经听过的故事。
阿淼写于2023年1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