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遗稿》(三)读完,阖卷沉思,三册共999页,虽多只言片语,大抵勾勒出木心的文学观、志趣、创作情况及人生履历。
若对印象中的木心作个概述,或许如下:
一个灵魂里流淌着欧罗巴血液的乌镇人,一个广博的作家,一个执拗的画家,热爱音乐的人,一个收藏家,一个现世的隐者,对哲学亦有独到的见解,了然科学家的核心理论及生平,一个流浪诗人,一个晚年成名的老人,一个富家子弟,一个自称家里没有一件中国物品的米兰人,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却把故乡作他乡的风雪赶路人,一个拒绝被定义拒绝被塑像拒绝被神化,最后又妥协了的艺术家。
可是,木心究竟是何人,还是见字如面吧。
• 予庸碌无作为,人们却像对付天才那样地追杀我。
• 纯粹独立,不接受联展邀请。
• 不成立与“木心”艺术有关的研究组织。
不作讲演,不接受采访,不接受任何荣誉性的称号。
• 多用幽默感,少用正义感,此最低纲领,亦最高纲领。
• 为什么唐宋人生活得更美丽有诗意呢,因为都不买家用电器。
• 年轻人最需要的是承认、赞赏,没有比受人承认和赞赏更使年轻人精心动魄的了。
• 舆论之可怕,在于舆论日久便成为结论。
• 艺术无完美,却好像真有完美可求。
• 画家的本领,第一要会发现,第二要会取舍,第三要会结晶。
• 画家毕生的功夫,就在于驯服偶然性。
• 画,要经得起缩小,经得起单色印,经得起局部放大,方为真正的好画。
• 以个人的经历来写“成长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变迁没落,来叙述百年的沧桑史迹——这样的文学手法是老旧无力的了,所以一定要改为单纯写“人”“人性”,避免“反映时代”。没有“典型”“典型环境”,尽写特殊的人、事、物。
批注:中国古代以儒家为正统,推崇“存天理,灭人欲”,“人”与“人性”在文学作品中得不到很好的表达。到了“五四”时期,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胡适提出“情感是文学的灵魂”,周作人用《人的文学》详尽阐释了人道主义的美学观。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恩格斯提出,是上世纪50~70年代文艺理论的教科书,是指导文艺创作的指南,也是文学批评衡量一个作家的标尺。
在特殊历史时期,文学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直到上世纪80年代,文学上关于“人性”的讨论才逐渐回归,而文学变成如今写“人”“人性”的共识,则经历了更为复杂的过程,比如梁实秋的努力,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等等。
• 并非浪子不回,是无家可归。风雪夜,只身投故乡,吃饭店,住旅馆,没有一个人认识我。
• 眼前是曲折的路,心中是笔直的悲伤。
• 中国的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在我看来既像天堂之门,又像是地狱之门,反正我是一辈子也进不了,也不愿进的。
• 一代宗师你去师,独领风骚你去骚。
• 深入浅出是深者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目的是要浅者由此而深起来、深下去,但人们都弄错了,停留在浅处,把深者浅化,与浅者一色。
致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