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篇
【原文】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翻译】
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泛指一切丧葬事务。
朋友死了,没有人负责收殓,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吧。”
【解读】
此章记述了孔子对亡友的情谊和见义而为的人道主义精神。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翻译】
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和马,(只要)不是祭祀用的肉,孔子在接受时,也不会行拜谢礼。
【解读】
在本章中,当友人故去无人殓葬时,孔子主动承担这方面的事宜,这不仅是孔子义的表现,也说明了孔子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而且,孔子在与朋友交往之时,是罕言利的。在当时,车马是可以称得上是最贵重的礼物了,可是孔子却不拜谢友人,因为他重视的是双方的感情而非钱财,这也是儒家“义高于利”的具体体现。
在本章中也说明了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祭肉虽不值钱,但它却是拿去祭祀神明或是祖先的,对此孔子就会对送礼者行拜谢之礼,这是对礼制十分尊崇。
孔子的做法,是儒家交友之道的精彩诠释。这个交友之道,其内涵便是重感情,讲原则。
真正的朋友,看中的是友谊,是彼此心心相印的感情,而不是物质财富。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交际活动,总会与利害关系相关联。有的人只能称得上是酒肉朋友,根本就靠不住。
因为,这种人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之上,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分道扬镳,各走各的。
我们应如何区分哪些人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首先要以诚交友。真正的朋友之间,除了“义”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坦诚相对。若是想结识到真心相交的朋友,那你就得拿出自己的真心。也应将利害关系摒除在外,以最真实的情感进行交往。
其次,交友必须讲原则。应该结交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远离小人。在交友的时候,要有原则,不能过分介入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强人所难。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也都离不开朋友。只是在择友之前,大家一定要先看清对方的为人。对于已经存在的朋友,也要小心经营,好好珍惜你们彼此之间的这份情谊,这才是交友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