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天学《论语》第258天——孔子的交友之道

天天学《论语》第258天——孔子的交友之道

作者: 紫罗兰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0-29 15:16 被阅读0次

乡党篇

【原文】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翻译】

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泛指一切丧葬事务。

朋友死了,没有人负责收殓,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吧。”

【解读】

此章记述了孔子对亡友的情谊和见义而为的人道主义精神。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翻译】

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和马,(只要)不是祭祀用的肉,孔子在接受时,也不会行拜谢礼。

【解读】

在本章中,当友人故去无人殓葬时,孔子主动承担这方面的事宜,这不仅是孔子义的表现,也说明了孔子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而且,孔子在与朋友交往之时,是罕言利的。在当时,车马是可以称得上是最贵重的礼物了,可是孔子却不拜谢友人,因为他重视的是双方的感情而非钱财,这也是儒家“义高于利”的具体体现。

在本章中也说明了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祭肉虽不值钱,但它却是拿去祭祀神明或是祖先的,对此孔子就会对送礼者行拜谢之礼,这是对礼制十分尊崇。

孔子的做法,是儒家交友之道的精彩诠释。这个交友之道,其内涵便是重感情,讲原则。

真正的朋友,看中的是友谊,是彼此心心相印的感情,而不是物质财富。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交际活动,总会与利害关系相关联。有的人只能称得上是酒肉朋友,根本就靠不住。

因为,这种人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之上,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分道扬镳,各走各的。

我们应如何区分哪些人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首先要以诚交友。真正的朋友之间,除了“义”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坦诚相对。若是想结识到真心相交的朋友,那你就得拿出自己的真心。也应将利害关系摒除在外,以最真实的情感进行交往。

其次,交友必须讲原则。应该结交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远离小人。在交友的时候,要有原则,不能过分介入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强人所难。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也都离不开朋友。只是在择友之前,大家一定要先看清对方的为人。对于已经存在的朋友,也要小心经营,好好珍惜你们彼此之间的这份情谊,这才是交友之道。

相关文章

  • 天天学《论语》第258天——孔子的交友之道

    乡党篇 【原文】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翻译】 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泛指一...

  • 天天学《论语》第282天——孔子求善之道

    先进篇 【原文】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翻译】 践迹:踩着前人的掸迹走,即...

  • 学《论语》交友之道

    《论语•季氏》说,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者。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

  • 天天学《论语》第240天——孔子的待客之道

    乡党篇 【原文】 1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

  • 2017-08-22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一) 《于丹<论语>心得》看到了第五...

  • 孔子“因材施教”之一

    孔子“因材施教”之一 ——从子夏和子张所学交友之道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陈建军 《论语·子张篇》是在孔老夫子去世后,其...

  • 劝善规过 交友之道

    《论语》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若有过...

  •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留心,老师就在自己的身边。向周围的人学习,既是一种谦虚,又是一种自信。处处留心皆学问,...

  • 孔子的交友之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一般崇尚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纯净,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形容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

  •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智慧交友

    《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要忠言直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天学《论语》第258天——孔子的交友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bi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