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滥好人的心理解读,会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什么是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是什么形成的?
如何破解?
1.何为可爱的诅咒?
很多人都有这种倾向,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为别人承担责任,任念任电,辛劳付出,最后捧出来的成果拱手让给别人。还骗自己说大家开心就好。无视自己的需求,完全为了迎合别人的喜好,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招人喜爱。而往往最终的结果是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这就是因为为了得到可爱,而受到的诅咒。
2.可爱的诅咒是如何形成的?
这样子的一种圣母慈悲人格不是天生的。一般也不会是在教育当中获得的。而是在3到6岁时所处的家庭、社会关系当中形成的。
那个年龄一般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而往往这些判断的都是跟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不太相符。显得很稚嫩,所以呢,就会遭受到周围家庭里面生活里面其他人的挤兑、排斥。就会收到其他人的愤怒,很容易形成恐惧。同时,大脑中的杏仁体会将恐惧这一记忆存留在大脑里面,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记忆会一直存在。
一个小孩子在面对反对与愤怒的时候,要么就逃避,要么就妥协。因为反抗很容易招致更多的愤怒。为了改善与周遭人的相处关系,或者说少收到一些打骂,很显然,听话照做是一种更为直截了当有效的方式。只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我就不会受到打骂,反而会遭到其他人的喜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放弃自己,显然是多赢的。
因为记忆的一直存在,哪怕我们成人后,只要一面对愤怒,杏仁体会条件反射般的提取小时候恐惧的情形,而人在恐惧时,一般理性不起作用。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味迎合他人,让自己招人喜爱。
可爱的诅咒就此奠定了一生的基础。
3.如何破解?
首先得了解自己,充分的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续不断的每天去思考,去把握自己的感受,想想自己的优点,缺点。自己在有了些想法,有一些行为之后再思考这些想法、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可以更加客观的来观察自己。
其次,建立自己的内部评价系统。有了前面一步对自己更加客观的认识,下一步是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定义自己认为什么东西更值得,什么东西更有用,什么东西更正确。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于别人的想法与见解。
然后,当别人表达对自己的愤怒,或者自己的恐惧记忆被调去的时候。努力的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然后再跳到自己成人后自信的样子。这样子以提醒杏仁体出现的时间错觉。让恐惧与理性分隔开来。
最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只要将自己的见解充分地表达出来后,在对方看来,你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肉体在他面前,而是一具兼具着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价值系统的一个肉体从天而降。从有自己的想法到表达出来,这就成功地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你就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志伸张铺开了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