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掌握这些行为法则, 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有能力

掌握这些行为法则, 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有能力

作者: 梦留曾几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08:59 被阅读0次

    在这个社会生存,我们必须要按照某些准则去做事,才能够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如我们自己所愿,只要去做就会获得成功。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展示自己,才能够获得别人的注意,提高做事的成功率。

    默默无闻地努力,说不定只是一种自我埋没的做法。

    所以,想要让别人知道的能力,提高自己做事的成功率,你最好要掌握一些行为法则,让别人知道你的聪明和才干。

    以下这十条”军规“,就能够帮助你起到这样的作用。

    法则一,发表意见时,要懂得把意见分为若干大项;

    说话清晰条理,可以给人”头脑好“的感觉。但如何才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思维条理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准备要讲的内容,分为几个大项,然后针对每一项的内容都一一阐述清晰,这样别人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的想法了。

    因此,在表达时,一定要对自己想说的话进行划分。例如你跟老板说,用某某方案去做会更好。

    针对这个观点,再分为几个点去讲述——最好是三点,毕竟相比只说一点,会很容易给人一种武断的感觉,两点有模凌两可,而三点就比较深入了。

    这样你说的时候,就可以原因1是因为这样,原因2是这样,原因3是这样,所以用这个方案去做就更好。

    别人一听就明,自然就觉得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了。

    法则二,尽量把要说话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三分钟”的表达时间,对我们的自我展现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

    因为三分钟是人类表达自己意见最适当的时间。你既要有足够的内容说成三分钟,也又可以在三分钟时间内,就把这些内容清楚、条理地表达出来。任何人对你这种表现,都会刮目相看的。

    说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听众有良好的感受。说得太长,别人会厌烦,说得太短,别人又觉得你肚子“没料”。

    但如果你能够将说话的内容精简在三分钟以内,而且把要说的点都清楚说完,这样听众就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理解了。

    你可以用手机设定一个三分钟的闹钟,然后想一个观点,然后针对这个观点划分三个点去阐述,以此锻炼自己。

    坚持锻炼之下,自然而然,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头脑敏锐”的感觉。

    法则三,凡事都要考虑周全,想到最坏的结果;

    一个聪明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周全,同时也会设想出最坏的结果。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汽车销售员,原本每个月的销售业绩是十辆车。但你了解到,这个月其他车商会推出新款的车型,因此你预测自己本月只能卖出三、四辆车。

    你可以把这个担心向自己的上司说一下,如果最终结果是,你卖出了五、六辆车,那么就算你没有达到每月销售十辆车的业绩,你也是成功的。

    反之,你没有跟上司说明这个情况,就算你卖出五、六辆车,上司也会觉得你的销售能力不行。这就是考虑不周全的后果。

    所以,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事情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

    法则四,平时说话,适当表露一下自己的专业性;

    专业的人士,他们说话的时候,肯定会夹杂着一些行业的专业名词和自己的专业分析。由于他们能够做到这些事,其他人自然就会觉得他们“专业”了。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凝离效果”,就是你把一个特殊的符号放在一大堆数字当中,那么这个符合自然就会更受触目了。

    所以,想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说话时,一定要适当表露出自己的专业性,不管是说几个本行业的专业词汇,还是用本行业的知识进行分析,都可以提高“凝离效果”。

    但为什么要“适当”呢?因为过度使用“凝离效果”,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装,很卖弄,不仅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还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点一定要注意。

    法则五,叙述数字时,如果能够精确到个位,就能提高别人对你的信赖感;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讨论某些事情,很多时都是采取“模糊语言”的方式,诸如“大概怎样”,“好像怎样”,“似乎怎样”等等。

    这种说法,不仅是自身认知不充足的现实,也会给别人留下你能力不强的感觉。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银行经理,向你讲述某个股票的投资事宜,却连这个股票这两天升跌的百分点都无法准确说出来,你认为他说的话可信性高吗?

    所以,在一些涉及数字的表达内容时,我们最好要做到精确到个位数。就如你跟别人说,“中国的GDP增长率比美国高,超过美国只是迟早的事情”,别人只会当你开玩笑。

    但如果你说,“上一年,也就是2018年,中国的GDP增速为6.6%,美国为2.9%,总量中国为13.6万亿美元,美国为20.5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是美国的65%。如果未来若干年中国的GDP增速保持6.6%,美国保持在3%,按照数据推导,那么到了2031年,中国GDP为30.8万亿美元,美国为30.5万亿美元。中国会超过美国。”

    这样说,是不是让人觉得你说的话更可信呢?

    法则六,跟别人吃饭时,对于菜品的选择不要太优柔寡断;

    有些人在与人去餐厅点餐时,经常无法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好不容易决定自己要吃什么了,然后又对点的菜各种嫌弃,吐槽。

    如果是女生,尽管别人还会容易,但会给人挑剔的感觉;如果是男生,则会留给别人悠游寡断的坏印象,甚至让别人翻白眼。

    朋友之间这样做当然无所谓,但如果你是跟一群人在一起吃饭,这种看似小事的做法,就会给人传递出一个大的信息,就是你很难委以重任。

    因为你连吃什么都要想来想去,那么做事的事情,是不是同样也会悠游寡断,一旦出问题就各种抱怨、各种推卸责任呢?

    所以,就算你要思考吃什么,最好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决定到。决定不到,点一些自己经常吃的菜品就行了。

    法则七,尽量让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沉稳一些,放慢各种动作;

    想一想,很多成熟、有能力的人,是不是都是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的?是什么因素让他们给人这种感觉呢?就是自身动作的速率。

    如果你遇到什么事,都迅速地惊讶起来,手舞足蹈那样走来走去,别人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厉害的人吗?相反,不管你遇到什么事,都能够沉着冷静,稳重地去应对它们,那么你留给他人的感觉,自然就好像“有点东西”了。

    虽然动作与人的本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却往往会因他所表现的动作而有所改变。

    所以,想要让别人对你有一种正面的观感,应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各种动作放慢,你就会通过行为塑造你的思维,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气质。

    法则八,一定要对交谈对象的谈话内容做出回应;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对别人的话语有所回应,这不仅是礼貌的表现,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因为我们每个人说话时,都有希望得到别人回应的心理。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我们就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谈话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或者是对我们的谈话心不在焉。

    我们对此会有什么感觉呢?自然就会有一种负面的印象了。

    所以,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一定要有所回应,不管是一个简单地点头,还是一句简短的搭话,都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有在听他说话。

    记住,你的反应会决定别人对你产生什么印象。尽量用好的反应去包装自己。

    法则九,能够专精某一件事,提高自己说话的深度;

    日本音乐权威皆川达夫,在业余也称得上是个葡萄酒“百晓生”。

    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时,只要有他在场,他就能很快帮大家选出适于各种宴席的葡萄酒。比如,吃牛排喝什么酒、涮火锅喝什么酒、吃烧烤喝什么酒。并且他会把原因给你讲得简单明了、头头是道,让大家钦佩不已。

    可是仔细研究他说的内容,其实并不高深,只需要读几本相关书籍就能掌握。

    换句话说,我们无须做到对于任何事都有深入的研究,也不用达到专家的水准,只要我们能够专精某一件事,在这件事的连锁效应的影响下,只要说出来的话比一般人水平稍高,我们就能主导交流了。

    毕竟固定的圈子都有固定的偏好,平时多观察、多留意,选择相应领域的书籍。一旦话题聊到了这些领域,你就有了发言权和优越感。

    这种经历的积累多了,也能给你带来自信,成为朋友圈最活跃的那个。

    法则十,适时跳出规律办事,可以给人“聪明”的印象;

    一些公司每年都会举办许多活动,每个员工都有机会承办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正好被选派承办活动,项目是由你负责,假如你能够避免因循守旧,跳出以往活动的办事规律,用其他特别的方式去做,你就可以给同事留下“聪明”、“有能力”的印象。

    但必须注意的是,有时做得不好,也会弄巧反拙,所以当你采取这些与众不同的做法时,最好别弄得太夸张,只在一些细节上有变化就可以了。

    另外,自己平时的工作表现也要力求完美,这样才能给同事留下工作能力强又会玩的好印象。在社会上不懂娱乐的人,并不见得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既会工作,又懂得去玩的人,才会真正获得别人的喜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掌握这些行为法则, 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有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dw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