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84个中华故事(41)荀林父不善统兵

384个中华故事(41)荀林父不善统兵

作者: 张老师大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3:00 被阅读0次

晋景公在位的第三年,楚国国王亲自率领大军要攻占郑同。晋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出军队前往救郑。晋同大军分为上、中、下三军。荀林父担任中军元帅,先毂为副帅;士会任上军元帅,郤克为副帅;赵朔为下军元帅,栾书为副帅。另有战将赵括、赵婴、蛩朔、韩穿、荀首、赵同、荀罄数十人。三军由中军元帅荀林父指挥。

荀林父为三军的首脑,但威信未立。而手下的战将,许多都是世代战功卓著的将门之后,尤其是中军副帅先毂,自恃数立战功,根本不听荀林父的号令。

当晋兵开发到郑国边境时,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一些将领建议,救郑已没希望了,不如收兵回国。先毂却拉起自己的部队渡河向楚军进发了。晋军另外两位将领,也随后带兵渡过河去了。荀林父一见,只好令三军一齐渡河,准备与楚军一战。楚庄王见晋国大军来到,急忙商议对策。孙叔敖提议与晋兵讲和,庄王同意,马上派人到晋军议和。

楚同使者来到晋军大营,向荀林父讲明来意,荀林父也主张讲和为上。先毂等主战的将领却一个个跳出來,大骂楚同使者,还威胁要使者的头,吓得楚使抱头逃窜而回。晋军将领魏锜因未受重用,也十分忌恨荀林父。他假意表示愿去楚军请和,到了楚军,他说是代表元帅来挑战的。回来后,又说楚军决意与晋军一决死活。终于,两军在邺城展开了一场大战。

交战时,楚庄王亲自擂鸣战鼓,三军士气奋发,将晋军杀得七零八落。一直追到黄河边上。到了河边,晋国各军又为争船渡河逃命自相残杀,死伤无数。船到河中,有逃兵攀附船沿,船又翻了三十多艘,溺死数百将士。损失之惨重,为晋军前所未有。

回到晋国,晋景公要斩荀林父的头,许多将领为他求情,才免一死。而不服从统帅指挥的先毂,则被杀了头。

【师卦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人生启示

统帅要得其人,其下才能信服。而在下者不服军令,统帅却不能治服,怎么是合格的统帅?由这样的统帅带兵打仗,怎么会不失败呢?打仗如此,办任何事都是如此。办事的领导人一定要德才兼备,才可令行禁止,无往而不胜。


周易八卦有384种变化,依据卦理,给每一种变化配上一个启示人生的故事。在通俗易懂中,学习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

电话:13270480125  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 384个中华故事(41)荀林父不善统兵

    晋景公在位的第三年,楚国国王亲自率领大军要攻占郑同。晋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出军队前往救郑。晋同大军分为上、中...

  • 第117篇 荀林父

    【读史日历】(第117篇 荀林父) 荀林父,晋国中军将。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与楚争强,荀林父率师伐陈,以救...

  • 国史闲谈|先秦六〇•晋楚邲(bì)之战(上)

    姗姗来迟的晋军刚走到黄河边,郑国就已经坚持不住,兵败投降了。消息传来,作为主帅的中军将荀林父认为再继续进军已经没有...

  • 【老秦人的故事】73、智氏渊源

    智氏,又称知氏。知氏和荀氏同宗,其先祖是荀首,荀林父的同母弟。因为他的封邑在智地,所以又称智氏。 公元前597年,...

  • 读书打卡180

    今天我读了《101个经典智慧故事》——《诸葛亮巧退曹兵》和《荀萤分军制敌》。 好词:屡战屡败、怨恨...

  • 故事:今日嫁得如意郎君,谢君当年不娶之恩(五)

    文/年安七 原创/转载联系授权 (林娜的故事) (1) 林家老宅,林父书房。 林父看着书...

  • 王道三条2019-05-28

    王道三条 王道三统具备。三统者,道统、政统、学统也。道统在宪,学统在校,就意味着中华政统的接续。中华政统又有三个制...

  • 爷们?

    男的? 女的? 先生呢… 春秋时期,晋国派大将荀林父做统率援助郑国,还没到黄河边,郑国就投降了楚国,他们执行楚国的...

  • 中华王朝的天命2019-03-30

    中华王朝的天命 中华王朝,正统偏统,皆有天命在。只是天命不常,会因政治道德之变化而转移。元明清皆中华偏统。南宋末年...

  • 拨开烟云,话英雄

    背负骂名与荣光,一生戎马与辉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咸阳城内收秦疆,乌江岸边逼霸王,长安建汉统中华!一个不被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84个中华故事(41)荀林父不善统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ge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