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篇 荀林父

作者: 简东骑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06:43 被阅读65次

【读史日历】(第117篇 荀林父)

荀林父,晋国中军将。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与楚争强,荀林父率师伐陈,以救郑,击败楚师。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

荀林父统兵救郑,到黄河,了解到郑已和楚讲和,就想回师,而将领之间意见分歧,中军副将先彀擅自率所部渡河,荀林父不得已,被迫令全军尽渡,驻军于邲。

楚军由楚庄王亲自统领,庄王起初无意与晋决战,后采纳伍参的意见,认为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他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也各自主张,因此打起仗来,晋军必败。

庄王遂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对抗。此时,晋将魏锜求为大夫未成,赵旃求为卿未成,便擅自向楚军请战,希望能造成晋军的失败。此时楚军中亦有和战的争议,楚庄王采纳伍参的意见,决定与晋军决战,并采纳令尹孙叔敖的意见突袭晋军。

孙叔敖见晋军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命左、中、右三军及楚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荀林父不意楚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晋军渡河后退,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

中军、下军争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力乱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晋上军因主帅士会早有准备,在敖山设伏应敌,得以不败。楚庄王由此开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权,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其后荀林父接受教训,注意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他又指挥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郑的战役,目的是威胁郑国脱离与楚国的同盟,与晋国重修旧好,晋国的军队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荀林父率师攻灭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东北),为此,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狄人奴隶一千家)。

第117篇 荀林父
第117篇 荀林父

相关文章

  • 第117篇 荀林父

    【读史日历】(第117篇 荀林父) 荀林父,晋国中军将。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与楚争强,荀林父率师伐陈,以救...

  • 【老秦人的故事】73、智氏渊源

    智氏,又称知氏。知氏和荀氏同宗,其先祖是荀首,荀林父的同母弟。因为他的封邑在智地,所以又称智氏。 公元前597年,...

  • 爷们?

    男的? 女的? 先生呢… 春秋时期,晋国派大将荀林父做统率援助郑国,还没到黄河边,郑国就投降了楚国,他们执行楚国的...

  • 《左传》之一百二十六

    十二年 【经】 12.1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 12.2 楚子围郑。 12.3 夏六月丁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

  • 国史闲谈|先秦六〇•晋楚邲(bì)之战(上)

    姗姗来迟的晋军刚走到黄河边,郑国就已经坚持不住,兵败投降了。消息传来,作为主帅的中军将荀林父认为再继续进军已经没有...

  • 捉贼不用律法?羊舌职的故事让人明白了原来克服缺点也可以如此简单

    羊舌职为人聪明正直,是晋国的大夫。 有一年晋国遭遇饥荒,盗贼蜂拥而出,晋国大臣荀林父找到郤雍来帮助治理盗贼,郤雍这...

  • 第182篇 知瑶

    【读史日历】(第182篇 知瑶) 荀瑶,时人尊称智伯,史称知襄子,荀跞之孙,荀申之子。荀氏家族华丽的终结者,他直爽...

  • 东周列国志54

    荀林父纵属亡师 孟侏儒托优悟主 此回之事约在鲁宣公十二(公元前597)年。晋国与楚国之间为争夺郑国的归附而发生的大...

  • 诗意春秋045|陈锡哉周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赏给中军将军荀林父一千家狄族奴隶,把瓜衍县赏给大夫士伯,对士伯说...

  • 384个中华故事(41)荀林父不善统兵

    晋景公在位的第三年,楚国国王亲自率领大军要攻占郑同。晋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出军队前往救郑。晋同大军分为上、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17篇 荀林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ai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