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8-14

2021-08-14

作者: 翩翩自留地 | 来源:发表于2021-08-14 16:05 被阅读0次

同事的孩子2岁不到,同事心里就暗暗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清晰的目标:要把孩子培养成“学霸”,要让他爱上学习。

听别人说爱看书的孩子,学习肯定不差,于是平日里不喜欢看书的她也兴致勃勃地拿起书来。

因为她还听人说,要想孩子喜欢看书,父母就得给孩子做榜样。

于是她每日都在孩子面前捧起书,一定要让2岁不到的孩子,每天看见妈妈手里都拿着一本书。

妈妈是多么爱看书啊——孩子呀,你可一定得耳濡目染,也爱上看书。

因为开始看书,又因为她十分关心育儿和教育问题,于是入手的都是关于养育和教育方面的书籍。

其中有一本她还推荐给我们,书名叫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大脑开发课》,我在豆瓣里查了一下,确实得分挺高的,都9.1分了。

之后的几天,她天天给我们“灌输”书里的好观点。

其中有一条,书里说:

能使孩子保持优秀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前期获得成功的体验。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成绩优异的话,那他长大了成绩多半也是不赖的。

孩子早期的成功经验确实能给到孩子很多鼓励和信心,他们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之后,为了保持住这份优越感,会让自己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

这种想把控局面的动力,让他们比别的孩子更加顽强和有冲劲。

这真的毋庸置疑。

但看着同事十分笃定地说:看来还是不能对孩子放松,鸡娃有鸡娃的好处,只要不过度,让孩子名列前茅是有必要的。

我就开始了我的疑虑。

许多反例和悖论就开始集中到我大脑。

我就把那些反例告诉她,可她非常激动地否定了我,她说我是以偏概全,以个别来反驳普遍。

于是我停止了与她的这场辩论。

我觉得如果辩论到最后只是想争辩输赢,真的没有意义。

尤其是我已经说明,早期成功经验对孩子确实帮助很大,但我们也得看到别的东西的时候,她竟拒绝了我的声音。

或许我还没有找到能让她正视事实和说服她的理由。

直到我看到了《韧性思维》里关于怎样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的内容。

我们知道那些盲目的自信都会被现实狠狠击碎。

所以扎实的自信(自我掌控、自我效能)来源于我们的硬功夫、真才实学。

就如一个有着早期成功学习经验的孩子,他知道他的自信来自于自己的“优秀”和“第一名”。

《韧性思维》里说:我们一切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之后能达成所愿,都得益于我们有着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那是顺境给予我们的红利。

那如果是逆境呢?

其实很多“优秀”和“第一”都是非常脆弱的。

很多当初名列前茅的孩子,最后都会因为一两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最后前功尽弃。

而拥有“韧性思维”的孩子,却能够走得更远、更长久。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像同事读的那本书里说的,要让孩子在早期一定要积累非常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呢?

我觉得不用那么刻意和努力。

我们真正该教育他们的是:

在顺境里获得胜利那是理所应当的,

厉害的是,我们得能在逆境和挫折中也能获取成功,

但如果我们做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

重要的是我们全力以赴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8-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he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