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初识苏东坡
╔北宋时期著名豪放派词人╖
读书时期,迫于考试压力,当然也有对语言文字的喜欢
背了好多苏轼的诗词
记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孤寂清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深长
也记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感动温柔
但记忆深处对于苏东坡,
大概还是肤浅的定位为教科书上的“北宋时期著名豪放派词人”
在北宋,有这么一位在庙堂上抑郁不得志而一再被贬官的文人
这样的文人,在历史上好像有很多,在中国文学史上一抓一大把
都是在现世世界中无法得到施展 进而也只能寄情山水的“愤青”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
所以 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
他的身影最终停留在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赤壁下,一叶扁舟,与友同饮,又奔赴着赶往下一个被贬地。
读书笔记|28岁,再遇苏东坡
28岁·又遇苏东坡
╔哲学家 文学家 生活家╖
随意在书架上翻阅的一本书,祝勇先生的《在故宫 寻找苏东坡》
一下午静悄悄的时光
一直轻轻的激荡着我的心
我偶遇了宋代 偶遇了苏东坡 也许也偶遇了当下愿景中的自己
几度哽咽
几度感动
几度快意
几度不平
在这本书中,我恍若不小心闯入子瞻先生内心世界的初生小鹿
我以为我会看见一个平面的身影
或许是豪放 或许是愤怒 或许是失意
却在意料之外 触碰了他布满茧巴的双手 深邃温柔的双眸 大气磅礴的胸怀
我最爱子瞻先生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则宁静致远
想着他反对新法的书生意气 ,再度启用的挥斥方遒,甚至在被贬地都心系百姓 修筑堤坝 为民请命,
又想着他独自在黄州高地上耕地种田
想着他在大雨中酣醉 他与弟弟与爱人与儿子的彼此情深义重 更想着他在被贬地还有心情去研究猪肉的吃法(东坡肉)、研究酒的酿造方法
这样的喜爱和敬佩都愈加一层
就算在最彷徨最孤独甚至是饥饿的岁月里,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生命理想,在最暗郁的历史底层,他依然仰望着那永恒不息的光芒,等待一轮新的明月。
就算子瞻先生的人生被苦难重重洗涤 ,他依然能从面前的大雨,田野的小花,枯石竹叶,清风明月中找到一点慰藉的力量,而这些力量不仅点亮了苏东坡的人生,也点亮了无数个读者的人生
快意人生也罢
碌碌无为也好
每一个的生命都不应该完全被外界所主宰
跟着时间走
跟着节奏走
时间和节奏仅仅在自己的内心而已
并不是要做山水间的隐者,不是要做觊觎着别人幸福的可怜人,也不是要做一个归园田居的叛逆者,更不要做酒桌上的“愤青”。
假如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置身的时代,那就不如改变自己-不是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去超越
一个人的高贵,不是体现为惊世骇俗,而是荣辱不惊、安然自立
努力去豁达 努力不抱怨不愤怒 努力看透人生的本质
努力在每一个角色寻找自己的担当和力量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书笔记|28岁,再遇苏东坡当然,还在这个内心世界不小心瞥见了宋代人的生活一角
书画 山水 园林 雅集 茶道 酒经
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割裂开的 而是这么亲切又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可以很美 也可以很接近地气
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也许是有了唐代饱吸世界文化的底蕴,到了宋代,中华文化的自主性突然爆发出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皆向平民化发展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文人雅集 各个身怀绝技
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光也是家乡很美的季节
刚好在一个很美的环境里看完了这本书
风吹叶动 树摇云涌
流石浮水 山远风近
屋内有老者酣饮
院中小儿嬉戏
任它世事如迁 变幻无常
花自飘零水自流
读书笔记|28岁,再遇苏东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