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
看到一位网友评价自己: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他真是把人类的拖延描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在笑过之后,我开始思考,拖延不好,如何克服拖延,才能拥有超强的执行力。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01
什么是拖延?我专门查了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给出的解释是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
对于拖延,首先不能一概而论。
一项研究表明,拖延可以让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之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减少冲动决策的风险。
比如,你在热恋之中,看到对方和一个异性有点暧 昧。如果你立马不问青红皂白去责问对方,多半两人会不欢而散,而你心里的疙瘩还在。等于问题没解决。
所以不妨让自己拖延一下,冷静几天,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问问自己,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对方听。这样起码不会后悔。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的确看起来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独特规划策略和行为模式,能掌握做事的节奏感。
他们对自己很了解,刻意拖延或主动拖延,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快要来不及了’的压力下,效率会更高,也更有成就感。
当然这种情况好像有点在为拖延找借口,而且找的是一个完美的借口。
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还修炼不到这种程度。起码了解自己的人是极少数,因为能够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非常了不起。
大多数人如果故意拖延,多半是不愿做,或是为了体会最后临门一脚、抓住时间尾巴的快感。
02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拖延,最后恨不起拖到最后一刻,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是反拖延不轻松。
人总是好逸恶劳,喜欢安逸,喜欢舒适。而反拖延的本质是反人性的。要克服自己的惰性。
早上闹铃响了,你想起床,只是床太舒服了,还是想赖在床上。这时就必须,一咬牙一跺脚才能爬起来。
我们必须心里装着强大的信念,不起床天不会塌,但不起床工作可能丢了,可能会被扣工资。
只有在真金白银的驱动下,好逸恶劳才能败下阵来。否则十台大轿也抬不走你。这就是人性。所以很多人都是能拖就拖。
二是觉得还有很多时间。
有时,我们觉得明天还来得及,所以大大方方地荒废着今天,然后百无聊赖地等着明天。总认为时间还很多,还很够用。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法学院院长要设计一份学生选课系统的软件。然后找到李开复,并支付给他每小时七美元的工资。
李开复满口答应。他以为任务很简单,以为时间很充裕。结果打了三个星期桥牌然后开始工作,没想到工作繁杂程序超出了他的想象,结果没有按时交工,院长很生气。
当我们对事情的认知还不到位,低估时间的威力,就会做出不准确的判断,甚至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至于满盘皆输,才知悔恨。
三是这件事你不喜欢。
对于我们喜欢的事,我们会义无反顾,兴趣盎然。但对于不喜欢的事,我们能拖就拖,能躲就躲。
一件事不喜欢,有时是因为不太擅长,所以做起来费劲。或是觉得任务太难,有畏难情绪,都会影响自己的行动力。
还有就是单纯地不喜欢,或你不适合做这件事。你亲和力强,擅长与人沟通,偏偏接到的任务是沉默寡言,闷着头搞研究。你就会提不起兴趣。没有兴趣的驱使,自然做事情动力不足。
正如一句话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03
人的一生,就是在和自己的人性做较量。成长只有在不舒服的状态下才能发生。克服拖延,也是如此。
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要有目标。
目标是输送动机能量的源泉。没有目标就会像无头苍蝇。可以把大目标进行拆分,分成若干可实现的小目标。把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大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二是给目标一个期限。
给重要的任务订出完成的具体时间。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追踪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保持专注,不要被其他琐事干扰。
三是把握当下。
作家李思圆说:人生只有当下,当人生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当下”,你就不会把问题积累到不存在的“明天”。不纠结,就会立马行动,生活给出什么,就回应什么。
四是“5分钟定律”。
当你计划完一件事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立刻投入地去做5分钟。5分钟后,你就能沉浸其中,直到把这件事做完。习惯养成后,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生活也会从容有序。
五是反省总结。
把每天做的事列出来。如果一天有10个小时,那么做了10件不重要的事,都不如把它用在做1件最重要的事上。
每天反思,就知道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怎样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也会把事情进行优先等级排序,挑重要的紧迫的事先做。
六是结果前置。
豆瓣小组认为,想拖延时,可以跟自己说:“我是在帮未来的自己做事情啊,现在多做一点,以后就可以少做一点。”换句话说,就是让现在的自己帮未来的自己干活。
比如饭后洗碗,喜欢拖延,到了晚上,困得不行。心里会埋怨自己,还不如早点洗碗。
那么就可以想洗碗这件事的好处。
你对自己说:“我是在帮未来(等会儿)的自己洗碗啊。现在洗了,等会就不用洗了,就可以直接睡觉去了。”然后立马行动力满满。
以上几个方法,相信认真实践,拖延的习惯总会有所改善。
有人说:“拖延是一种慢性毒药,会在悄无声息间侵蚀你的人生。”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反拖延。
愿你我都能克服拖延,成为反拖延的高手,战胜自身局限,在磨砺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