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冷漠疏离,我和大多数同学来往得并不频繁,因为在校时没有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毕业后轨迹平行亦无交集,相反还一直有些生分。
大范围小范围的聚会很少参加,原来的三三两两还是原来的三三两两,偶尔看他们在班级微信群里嬉笑怒骂,依旧觉得是个与自己无关的世界。
尝试主动走出去时,感受到的是妥妥的心安。
十多年未见,男同学主动当司机接送,大可以怪他迟到怪他不识路,不担心他有想法,也不担心欠了人情。
孩子在女同学家遍地撒野,懒得制止,反正也不会介意。
任你在饭桌上饮料白开水,没人会找茬说不喝酒不给面子。
不化妆不洗头不换高跟鞋,谁还不知道谁呀,没有伪装的理由。
我们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交换记忆中的你我他她,像十多年前一样吐槽奇葩的各科老师,唯一增加的新话题是“我儿子、你女儿”。
哈,当年满脸青春痘的少男少女,已经为人父母。
A老师的口头禅和B老师的招牌动作令大家难忘,话题的中心,当然绕不开貌美如花的女同学和事业有成的男同学。
女同学的情事和男同学的钱包一样,免不了让人猜测后带出一阵“啧啧”声,引得在坐众人默默和自己的现状对比,斟满不知味的酒,杯子碰到一起,是祭奠轻狂年少的声音。
无它。
我们饮过同一根自来水管里的水。
吃过同一间食堂煮出来的饭。
被同一个教官指导过军训。
在冬夜的晚自习一起听语文老师念过整堂关于雪的古诗。
我们一起经历了班级合并、校舍搬迁。
在简陋的宿舍一起熬过了高考前的黑色六月
......
我们之间最深刻的连接,不是一纸毕业合影,是那些共同度过的、虽然并不算美好的时光,是那些共同呼吸过的、虽然并不算新鲜的空气,是在即将成年、虽然并不成熟的青涩岁月里,互相的陪伴与接纳。
与商业社会的逐利社交全然不同,彼时的关系,没有任何利益驱使,延续至今,各自的社会地位也只是用来当作玩笑。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在时代的洪流里,男同学发福、离异,女同学衰老、生二胎。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每个人的日子都不轻松,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追求。
我们互相见证了不甘而困顿的青春期,将每个人的迷茫和挣扎尽收眼底。
离开校园各奔东西、十多年独自摸爬滚打。
三十而立后相逢一笑,所有的沧桑,化成开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