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昨晚睡得有点晚,上午的状态有点懵。在遇到了一系列的失误时,大脑里像放了一窝蜜蜂,嗡嗡地一团混乱,虽然尽量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总感觉那不是我。
待问题解决后,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回想了这些失误。
状态不佳,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今天发生的,只是恰巧上午都赶到了一起。
在做的时候明明感觉自己很认真细心,却依旧会有疏忽。
很多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做的时候信心满满,甚至会为自己点个赞,却都败在了小细节上。
该怎样给自己设置一个机制来避免这些疏忽呢?
1、自我核查。
刚开始看书输出时,会发给成峰一起分享书中的观点,并请他帮我提意见,每次看到他发过来的信息我都好尴尬啊——很多错别字。
后来我就有个小目标,不要让他再查出错别字了。我就先自查一遍,慢慢这种错误就少了。
有些问题在核查时,我们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能有人帮忙核查最好不过,这也是为什么写稿子会有人来校正,他能跳出你的思维。
如果这时自查,那就尽量让自己换一种思考方式或计算方法,之前用汇总,核查时就用排除法试试。
2、反思记录。
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一次是无知,摔倒两次就是弱智。看到这句话,心里惊了一下。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都很熟悉,这些话都是成功的人说出来才更有力量,而他们对此感受颇深,是因为失败后的反思。
失败后反思得出的经验,才最可贵,让我们避免再走一样的路,在掉进同样的坑里。
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试想应该怎么解决,列出解决方案,记录下来,让自己以后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有个参考,也避免再次发生。
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不断改正,才是真正的成长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