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西厢记》讲述了美丽女孩崔莺莺和痴情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
美丽女孩崔莺莺和母亲一起回老家,途经普救寺住了下来。落魄书生张君瑞“书剑飘零,游于四方”,恰好也来到了普救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张君瑞)就舍不得离开了,赴京赶考的计划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便央求普救寺的长老,给他一间厢房住下,明说是为了求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实在是为追求小女朋友。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便动了贼心,带领五千人围住普救寺,欲抢崔莺莺为压寨夫人,扬言若三日内不给人,就放火烧了普救寺,寺内所有人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情急之下,崔老夫人放出话来,谁要是能将这伙贼人赶走,不伦僧俗,她都愿意将女儿崔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一听,立刻马上自告奋勇,说他有退敌之策。原来张生有一个老同学叫杜确,杜确弃文从武,得了个武状元,官拜征西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就驻扎在这附近。张生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杜将军那儿,让他带兵来救。老同学果然不一样,分分钟带兵来救,分分钟拿下了孙飞虎。
危险解除了,可崔老夫人却反悔了,她让张生和崔莺莺以兄妹相称。古代封建礼教特别严格,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一旦认了兄妹,彼此之间就不能再谈恋爱了,否则就是乱了纲常伦理,一辈子抬不起来头了。崔老夫人棒打鸳鸯,让张生和崔莺莺痛苦不堪。
不过崔莺莺身边有个丫环,叫红娘,这姑娘既仗义又暖心,在她的帮助下,张生和崔莺莺总算有了点接触的机会。这不崔莺莺在花园里烧香,张生就在隔壁弹琴,弹什么呢?《凤求凰》,这是当年司马相如勾搭卓文君的时候弹的。好一曲《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崔莺莺本就芳心暗许,哪禁得起这般苦诉衷肠?最终两人约会西厢。崔老夫人知道后,气归气,但无奈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再加上本就是她违约在先,也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不过有个条件,崔老夫人要求张生上京赶考,等考取功名后,再回来成亲。别说《西厢记》了,大多说戏文里都是这么唱的,丈母娘要求准女婿考取功名后再成亲。这就如同现在的丈母娘要求准女婿,买了房然后再结婚,一样的道理。这原本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却被众多文人骂了好几百年。
好在爱情的力量也是很大的,以前张生总考不上,这一回为了抱得美人归,发愤图强,一举及第,竟得了个头名状元。故事的结尾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最早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我们都知道元稹会写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他的诗句,可没想到他还会写爱情小说。到了金代,有一位姓解的读书人根据《莺莺传》,编写了戏曲《解西厢》。再后来,到了元朝,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进行再创作,便有了现在的《西厢记》。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面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美的语言艺术,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同时又吸收了大量民间口头语言,读起来生动活泼,如: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西厢记》表达的情感也非常细腻感人,如: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更难能可贵的是《西厢记》还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我们现在常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出自《西厢记》。《西厢记》也被评为“情词之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