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076836/d4490cacb2e3b860.jpg)
在文学修养中,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
学习语言须连人带话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孤立地去记下来一些名词与话语,语言便是死的,就如鹦鹉学舌只会死记,不会灵活运用。
我们记住语言,还须注意它的思想感情、说话人的性格、阶级、文化程度,和说话时的神情与音调等等。这就是说,必须注意一个人为什么说那句话,和他怎么说那句话的。通过一些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与性格来。
语言与人物的生活、性格等分不开的。光记住一些话,而不注意说话的人,便摸不到根儿。我们必须摸到那个根儿——为什么这个人说这样的话,那个人说那样的话,这个人这么说,那个人那么说。必须随时留心,仔细观察,并加以揣摩。先由话知人,而后才能用话表现人,使语言性格化。只有了解了人,才能了解他的话,从而学会以性格化的话去表现人。
不仅对人物如此,就是对不会说话的草木泉石等等,我们也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精辟地描写出来。它们不会说话,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替它们说话。杜甫写过这么一句:“塞水不成河”。这确是塞外的水,不是江南的水。塞外荒沙野水,往往流不成河。这是经过诗人仔细观察,提出特点,成为诗句的。
我们学习语言,不要忘了观察人,观察事物。有时候,见景生情,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加到东西上去。
我们了解了事物,找出特点与本质,便可以一针见血地状物绘景,生动精到。
人与话,物与话,须一齐学习,一齐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