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歧说

作者: 斑锦 | 来源:发表于2017-03-14 13:18 被阅读208次

    关于等待
    ——你说:小孩子的要求不能马上给予满足,要让其学会等待。还说这叫延时满足。因为走向社会之后会等待有耐心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而他说:小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你埋怨ta没有立即回应你,很可能是因为你也屡次三番地拖延回应ta。

    关于犯错
    ——你说:教育就要不分时间地点,有错即时指出,即时改正,有时甚至需要狠心点,有情境(如人多、公众场合)也无妨,反而会加深其印象。
    ——而他说:小孩也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给予尊重。就算犯了错,在人前应该给“留面子”,放到事后单独跟ta说事理。

    关于隔代
    ——你说:有老人给帮带孩子是福气,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关键也解放了孩子妈的双手,积极投身回岗位去工作,去实现事业家庭梦想两不误。
    ——而他说:如果不是一个人养家经济压力太大,不如自己全身而退回家,一个人带孩子,因为老人溺宠等各种影响太难往正常里扳回。

    关于时间
    ——你说:事情紧急了要催ta,要给ta看表,让ta知道时间不等人,要知道珍惜时间,要有紧迫感。定个闹钟啥的都好,但不管不顾肯定不行。
    ——他说:你就让ta自个儿磨去,迟到了、晚了,一次就知道后果了。下次比谁都快了。

    育儿分歧说

    最后一项比如今天。
    昨晚跟孩子商量早上起床的事。(背景是近来早上总睡不醒,要么醒来看见妈妈不在就哭,奶奶看我在洗漱就赶紧去安慰她结果被喊“你不要过来,我要妈妈”;要么是奶奶看时间到点就把她背下来。)
    我问她是我喊醒她一起下楼,还是我先起她自己醒来下楼,她选后者。还交待我谁也别上去叫她。我提醒她如果不叫她可能会睡不醒直接迟到,她说“不会的”。
    好,说话算数。心想早上见分晓。我起来动静大点让她听到,再把说好的提示一下应该问题不大,大不了迟到一会儿。
    然后今早,我刚洗漱完毕,看时间还不算晚,就听到她已经醒了,我好好提醒她曾经说过的话,她跟着装傻,我继续让选:现在跟我下楼还是我先下等你1分钟自己下。选后者。
    结果我提醒一分钟已经超时后,爷爷背下来的,还是继续闭着眼的。我再让她选:现在开始洗漱弄完走也就是迟到一会儿,如果不能速度完成就只能直接旷课了。选迟到还是选旷课?她选迟到一会儿。但是然后继续不动。

    我又讲道理了:说了几句应该的时间、晚了几分钟什么的(顺便顺势强调对作息时间的理解),爷爷在旁边急了:“你给她赶紧穿赶紧送去就完了跟她啰嗦那么多干啥有啰嗦的功夫都给她穿好了……”
    我按捺不住,回应:“嘴上多说好过手上啥都给她干了,不然等上小学还得帮?”
    “那她大了自然就好了……”
    “只帮她不让她感受到后果她再自然也不知道。还好才幼儿园,就是迟个到也还不严重,就让她迟一次也好。”

    孩子可能看这场面,本来睡意还朦胧,顿时心下更混沌。完后又美人躺卧倒在沙发里了。我想算了,分分钟就八点了,她要是态度积极还好,一点都不积极,这状态就算给她侍候去也迟太多了。而且她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算了不去了。

    于是此刻我正在大清早的外面,匆匆忙忙的上班人群中,像个没事人一样从容溜达,心内却自省是否做错了。
    也许我要求太严格?帮一下就帮一下?
    都说让孩子能够理解事情或道理的好方法是做选择,我这么做了,可为何无效?难道给出的选择题过多了?
    还是刚才不应该顶长辈嘴,让她瞧见了……


    育儿分歧说

    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孩子不懂为什么该和为什么不该的时候很少会自愿地“听话”去做。然后有很多家长(绝大多数是“老”家长)就会帮忙去做了。并且会非常谨慎地令孩子避免遭遇“不该”的情况。比如喊他起床、帮他洗漱穿戴、抱他代替走路去上学,为了避免迟到。
    于是孩子一直不知道迟到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迟到也许是个好事,至少是个舒服的事——有人为他做不迟到的时候必须自己做的这一切。远的不说,就眼前的情况,或许就陷入恶性循环——家长得一直为他做这一切,且一直徘徊在迟到的边界线上。

    然而凡事有两面。

    我今天连迟到都没有让她去体会,直接体会旷课。(当然,作为家长不能那么不懂事,还是悄悄跟老师打了招呼请了假的。)但是她会否觉得“如果起晚了就可以在家里玩了”?若正合了意,那么这个方法岂不是适得其反?
    于是得继续出策。心下盘算好,旷课在家不比平时在家,需要有限制(或说惩罚),比如:不能像周末时一样找别的小朋友玩,不能看每天可看一集的动画片,不能出门去游乐场、公园等玩耍的地方,等等。转身回家。

    进门所见状态还好,以一句“妈妈我自己做完起床三件事了,我还吃过早饭了。爷爷奶奶也吃过了。”迎我。
    我回:“谢谢你的报告。”突然心软觉得以上的盘算是否不必再提。
    看着她肿泡泡的双眼猜想是不是我夺门而出之后她有过难过的哭泣?猜想会不会继续挑起她敏感的委屈神经,继续惹哭?
    她走近我,我揽入怀,问她是不是哭过,她笑了,并不说话。
    我说“今天只能待在家里了,你觉得如何?”她低头不作声。
    我说“你猜你的同学们今天会学习什么?”她摇头。
    “那,旷课了就会错过一些学习的东西。而且你不知道错过了什么。”她茫然。
    “你明天还要不要旷课?”她摇头。
    然后我还是把想好的规定说了出来。她无需多想,全部答应了。就好像她知道应该就是这样的。
    爷爷奶奶在跟前,自始至终没有打断我们的过程,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因为以前会。)应该也是同意了。
    我终于放下心。

    育儿分歧说

    社会发展到孩子越来越少,于是也越来越金贵。在越来越被变形的“重视”之后,育儿观念、育儿方法、育儿经便层出不穷,林林总总。跟着学、学着试,总有与现实生活匹配不上的。要理解,要爱——爱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然而理解——这一看起来轻松实则深刻的概念,确实也不是人人都能修炼成功的。

    相信为人父母后都希望自己孩子成长得优秀,我也顺势做了个如此妈妈,希望有个不求优异也愿性格好情商高不惧将来的好儿童。仅凭自己的经历以及这多少年以来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或者说根本没有成形的育儿理念,如今却要逆流而行,其难度就像自己跟自己打架,纠结和转不过弯的轴自不必说。甚至有时对自己在孩子养育上的要求苛刻到抑郁,却也并没有理顺生活这只怪兽的一丝毫毛。

    曾听友人损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刻意给任何事找答案,说不准人会变更傻,‘书呆子’是也。”
    也有人说“不要轴在这一个事情上,会容易弄丢了自己。生活要美好,还有很多需要你去做。”
    还曾有友人劝“不要太刻意营造要孩子优秀的氛围,孩子有没有更优秀的环境,更不好听地,甚至说孩子有没有这样追求优秀的父母,他终会自行成长。人性本善,我们只要顺其自然,潜移默化,以身体力行影响到他不至于变成坏孩子,就知足了。”

    生命都是这样普通地轮回的,不是所有的生命都非要优秀。

    有了分歧重在沟通。感情中的人们都在止损,为人父母者在修正。边走边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分歧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qs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