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少年维特之烦恼》
书柜里,那本陈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直都是我的偏爱,说不清为什么,就是喜欢它。
每当无聊的时候,我就想起它,想起它就起身去拿,拿在手里,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不同的是,我以前翻开就可以读,现在,得先找眼镜才能读。一个东西,过了那么多年,我对它的喜欢,丝毫不变,那它一定有特别之处。
这本小说,歌德用书信体书写,这种写法,随和、亲切,读者和人物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更能深切的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从而引发更强烈的共鸣。小说语言简洁、明快,怎么读都不厌,每一个字,都像朋友一样,能温暖你,贴近你。文中那细腻的描写,像画一样展现在你面前,那山村的井水,石阶,菩提树,每一样风景,都像故乡一样,好想去那看看,重温美好,回忆从前。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法官的女儿绿蒂,一个美丽、善良、能歌善舞的姑娘,从此以后,日月星辰任其悄悄的又升又落,维特却不知白天和黑夜,他陷入了爱情的深海,不可自拔。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其时,绿蒂已经订婚,未婚夫也很好。在这种情况下,维特痛苦纠结,那种爱而不得的伤,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后来在朋友威廉的建议下,维特去谋了一个职,想以此脱离苦海,可单位里那虚伪的人心,又让维特陷入另一种烦恼。
爱情失意,事业受挫,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其它诸多烦恼,压得维特喘不过气来,最后万念俱灰,去意已决,在一个深夜,维特开枪自杀。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久久的思索。
一个人,一生当中,可以有一万种活法,死,是一种最愚蠢、最懦弱的决定。
作者暗讽了社会的诸多不完美,我想:完美,永远是一种理想国。人活着就必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恼,在烦恼面前,我们何不向苏轼学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022.5.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