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外交礼容(1)

孔子的外交礼容(1)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08:22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0-1-5-1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白话】孔子出使他国,手执国君之圭,弯身肃然而敬的样子,好像不胜其重。圭执于上,不超过与人作揖的高度;圭执于下,不低于授物与人的高度。面色战战兢兢,两足接踵前行,不离地面好像沿物而走。举行享礼,脸上有和悦的容色。私下会见,高兴自在的样子。

思考之一】什么是聘问礼?从孔子行聘问礼中,体会到孔子怎样的心情?

朝聘礼仪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礼仪之一。《周礼》说礼有五种: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聘问礼,实质上是天子与诸侯,邦国与邦国之间的外交之礼,故属于“五礼”中的宾礼。郑玄《三礼目录》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周礼·大行人》职:“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国之慝,闲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周礼·衔枚氏》亦云:“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

什么是骋?《说文解字》说:“聘,访也。”《尔雅》说:“聘,问也。”所以聘问,也就是访问的意思。小规模的“聘”叫作“问”,通称“聘问”。聘问礼有三种:一是诸侯之卿朝见天子。《礼记·王制》云:“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诸侯派卿大夫去见天子,叫聘;诸侯亲自去朝见天子,叫“朝”。二是天子聘问诸侯。第一年天子遣卿大夫到各诸侯国聘问,曰“存”;第三年再至各诸侯国聘问,曰“覜(tiào)”;第五年再至各诸侯国聘问,谓之“省”;第七年派遣象胥到各诸侯国晓谕言语,协合辞命;第九年再遣乐官至各诸侯国晓谕文字,听察声律音乐;第十一年检视各诸侯国所用瑞节,统一度量衡,平成牢礼之数,修定法则;第十二年则为天子亲自到各国视察,此谓之“巡”。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三是诸侯之间相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贾疏:“若诸侯相聘之制,则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励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凌,此天子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本章记孔子的聘问礼,应是诸侯之间的相聘。

诸侯之间的访问之所以称“聘”,郑玄《三礼目录》说:“名曰聘义者,以其记诸侯之国交相聘问之礼,重礼轻财之义也。”强调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重礼轻财。但大小国之间的互访却有“朝聘”之别。《左传》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这说明,以小事大,可聘或朝;但大国之君到小国不可以叫作“朝”。

【思考之二】从孔子行聘问礼中,体会到孔子怎样的心情?

这一章描写的是孔子代表国君,出使其他诸侯国时的言行举止。我们从文字解释中,面前仿佛呈现出这样一副画面,孔子作为外交使臣代表国君出使他国递交圭玉时的恭敬、庄重、谨慎,一切行谊是那么的完美自如。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钱穆先生说:“执轻如不胜其重,言敬谨之至。”说明他内心恭敬、谨慎到极致。因为圭代表的是国君、国家,岂敢轻忽、怠慢?“上如揖,下如授。授玉的时候毕恭毕敬,授玉完毕后,从堂上下来,仍不敢忘礼,还像在授玉时那样谨慎。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孔子手上拿着一个十分珍贵的玉器,这是代表国君的信物,生怕掉落损坏,就会收摄身心,面有惧色,内心恭敬谨慎、战战兢兢,走路绝对不会自由散漫,而是脚下紧凑,碎步前行,脚后跟不会离地,或者离地不会太高,缓缓前行。“享礼,有容色。这个时候,不只是脸上和颜悦色,而且是整个身体都充满着和气,散发出庄严,把一国对另一国之间的情意、友谊尽情展现。私觌,愉愉如也。”非正式的私交活动时,夫子是比较放松,愉愉如也,颜色之和悦,比行享礼时,更加放松愉悦。

夫子的外交行谊,是那样的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毕恭毕敬,一丝不苟,从容自如,庄严谨慎,实乃外交家的典范!

【思考之三】如何思维中华礼乐文明对当今世界有什么意义?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价值观冲突重重,霸权主义抬头,战火仍在蔓延,世界大战的风险依然存在。中华礼乐文明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正视世界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可谓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唯一良方。

如今的华夏大地,呈现出与全球经济政治混乱局面完全不同的和睦、团结的盛世景象,它的根基完全得益于中华大地深厚的礼乐文明。现在我们崇尚“礼尚往来”,倡导国不分大小、彼此尊重,推行睦邻友好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等,一带一路的不断繁荣与扩大,正使中国走向世界强国,这正是中华礼乐文明思想的再现,也是引领世界方向。

相关文章

  • 孔子的外交礼容(1)

    ——《论语》学习之10-1-5-1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

  • 孔子的礼容

    ——本周学习小结 本周学习了《乡党篇》第一章的第三节的后半部分和第四节。 【原文】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

  • 孔子的礼(1)

    ——《乡党篇》复习之一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白话】孔子在乡...

  • 孔子从小就关心社会秩序的建立

    孔f的儿戏 史记,孔子世家 中说:“孔子为儿嬉戏 常陈俎豆,设礼容。”意 思是说,孔子儿时玩的游 戏和其他孩子的不...

  • 孔子的礼

    礼,是孔子一生想要追求和恢复的,恢复周礼。在周朝,礼崩乐坏,世间一切都乱了套,。没有了礼,也就没有了世间的...

  • 孔子生平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做游戏都是演周礼 少时家...

  • 因为我懂了爱自己,所以我会做到成全你

    2022.10.27读《孔子传》D2 分享 大德容众: 尊重礼,是尊重礼背后的价值,而不是细枝末节的形式。 礼背后...

  • 【悦读笃行挑战300天计划】D022

    日期:20200318 书目:《孔子传》 学到的优秀品质:讲礼仪(常陈俎豆,设礼容)、正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 论语群贤传31:公西赤高柴传

    公西赤 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善礼,长外交。 一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夫子闲坐聊天...

  • 不是现在的孩子难教育,是没扎对了根,对比孔子孩童时就知道了

    万古流芳的孔子,在俎豆礼容这一画中,乃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西元前549年,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孔子的父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外交礼容(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r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