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APP已经成为每一个买了新手机的人必装应用,很多人把在淘宝花了很多钱买东西的行为称为“剁手”,而叫自己则谦称“剁手党”。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购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学会怎么更好“剁手”成了每个人越来越会去思考的事情。
要正确地剁手,买到自己最合适自己的东西,其实也不一定听身边朋友同事亲戚朋友的话,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心理学中涉及到决策这个分支的学问。虽然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千差万别,但其中的一些思考模式却是非常相似。
我看完清华大学的郑毓煌写的《理性的非理性》,最大的感触是,原来一件商品由被你看见到你剁手购买的过程,中间涉及了不少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学问。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人可以是“理性人”,即人可以做出理性并符合自己最大的利益的决定。但随着心理学研究近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做出的许多决定都是受到场景环境的影响。
一帮心理学家在面临怎么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剁手”这个研究难题时,他们觉得能采取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做实验。
他们在报纸上了打广告,找到一波人,然后告诉他们有下面两个选择
啤酒A:价格是7元,质量打分是70分啤酒B:价格是5元,质量打分是50分
这个时候有57%的参与者选择了啤酒A,剩下的43%的参与者选择了啤酒。
又过了几天,他们换了一批喝啤酒的人,同时带了啤酒C。于是这帮人们面临的选择变成了
啤酒A:价格是7元,质量打分是70分啤酒B:价格是5元,质量打分是50分
啤酒C:价格是5元,质量打分是40分
现在,你可以猜一下选择的百分比会变成怎么样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啤酒A和啤酒B的市场份额会因为啤酒C的参与而减少。
可是实验表明,在第二次的选择里,63%的人选择啤酒B,啤酒B的份额比第一组的43%增加了20%
其实这就涉及了【对比效应】的作用,在第一组中,啤酒A质量更好,啤酒B价格更便宜。我们很难说哪个选择更好。
但第二个选择中,啤酒C价格上和啤酒相同,但质量反而更差。因为有了啤酒C这个托,啤酒B显得更有优势,也许人们对单个物体实在太难做出评价,但一旦把物体和其他竞争者放在一起,往往就能很快做出高低评价。
这个心理模式其实也叫【折中效应】,在我们平常购物中是最常见的行为,我们看到三种以上的商品,按照一般人的购物力,很少会选择昂贵的物品,觉得它价格高昂不值得买。而价格中等和便宜这两种商品间,我们则更倾向于前者。
现在很火的一个叫“性价比”的词语也是出自“对比效应”,我用相同的钱可以买到一个配置如此高的手机,干嘛要选择买其他配置平平的手机。小米用了几年能成为国产机销量的大户,其中“对比效应”发挥了不少作用。
不仅仅在营销学里出现,【对比效应】也常常出现在文学,艺术视觉,新闻学中。比如好的故事塑造者在刻画人物的辉煌成功时,会写他在此之前遭遇到的种种磨难,以此凸显他的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这也难怪马云在每一次演讲中总是三番四次讲他考了三次大学,大学经常自学英语的经历。为得使得他现在当了首富有了光环加持效果。同样,我记得有个笑话在讲,怎么让一条线变短,答案就是画一条比它更长的线。
不单单是“对比效应”,心理学学家越研究人们的购物方式,越发现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在影响着人们做出最后购物的决定。既然”剁手“是难以避免的事,知道我们自己在购物时的心理状态和思考模式是怎么样的,就更能够帮助我们最有效地“剁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