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宝鼎

作者: 甑容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8-10 08:28 被阅读59次

    华蓥山脉自北向南绵延数百里,有名的褶皱山系,主峰高登山1700多米,次高峰宝鼎1590米。宝鼎因四面群山拱卫,山形似鼎,故称“宝鼎”。自唐朝以来多建庙于此,至清代共建38(也有说36座的)座,可惜除黄龙寺其他皆毁于那个荒唐的年代。昔日“西朝峨眉,东朝宝鼎”的盛况只剩峨眉独揽,宝鼎在庙宇几乎尽毁的年代只留在了人们的口口相传里。

    宝鼎

    1993年夏,我和同学与他的同学,一行七八人乘汽车,搭煤车,七弯八绕颠簸了大半天,终于在下午五点到达离宝鼎最近的煤矿。转过山弯,原本呼呼的热风突地变凉,同伴惊呼“天要黑了,凉快了额。”拉煤的货车司机嗤笑,“哪是天要黑了哟,山高自然就凉快,天黑?还早得很!”我们道了谢,朝他指的方向爬去。先还有路可寻,只是荒芜了些,渐渐地路隐没于杂乱的灌木丛中,一男生手操柴刀,披荆斩棘生生为我们开辟出一条道来。1小时50分钟,我们终于在天黑之前到达了山顶。疲惫不堪的我们来不及休整,放下沉重的背包,砍树伐木,挖沟搭篷。帐篷搭在离山顶还有一定距离的一块平地上,看样子是曾经一座寺庙遗址,虽是杂草丛生,四周条石做的地基却是依稀可见,最主要的是,不远处还有一小池干净的水。男同胞们砍了一棵不小的松树做支撑,把带来的彩条布搭在松树上,四周挖了沟,用土压实,再寻来可搬动的石块压了一圈。山风呼呼作响,我们穿上带来的所有衣服,才稍有暖意。选此地为营,除了真的适合扎营外,最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看见这儿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几根松树横七竖八立的架子,周围和屋顶是用茅草扎成排的茅扇,连门也是一扇茅草。没有锁,只虚掩着。屋里有鼎锅,有张小几,几根木凳,有一个貌似床的架子,上面铺着厚厚的茅草,旁边还有一大堆茅草,我们相中的就是那堆茅草!在我们搭帐篷的当儿,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头驼着背从另外一条路悠悠朝我们走来。

    他问,你们这是干啥啊?

    我们说,我们来玩儿。

    他点点头,朝茅屋走去。

    看来是茅屋的主人了。我们搭好帐篷,拿出背包里的米、蔬菜和腊肉在小池边洗净,问老人借鼎锅。原以为,住在这高山之巅的都是世外高人,不屑与我等凡夫俗子打交道,却不料,他很是热情,帮我们烧火做饭,还主动说让我们抱了茅草去铺床,我们当是求之不得。我们邀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摸出了一瓶白酒,问来点不?我们每个人都喝了一口。酒精和食物立马暖和了我们的胃和身子。我们抱了茅草铺满了帐篷,七八个人也铺满了帐篷。一向认床的我,迷迷糊糊躺到半夜就再也无睡意。我爬将起来,来到宝鼎。

    一轮圆月离我如此之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一支木樨来。清冷月华轻扑群山,姣姣然,悠悠然。我盘坐于山颠,看东边云雾涌动沿着山势缓缓攀升,攀升,终于到达山脊,西边却是断崖,雨雾在山脊呆滞片刻,忽地倾泻而下,如那慢动作的瀑布,屡屡足迹似是可寻,又似是不可寻,“瀑布”跌下,四散开来,或是星星点点,或是顺势卷曲,煞是好看,不禁附手豪迈:“壮哉!”空中的圆月几近透明,远山后的太阳一点一点露了出来,像是愧于打扰了嫦娥的清修,羞得涨红了脸。原本雪白的云雾顿时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不禁感叹造物之神奇,喟叹生命之渺小。

    回到帐篷出,他们竟都已起来,可惜错过,于是商定明早早起。可惜天公不作美,下午开始,山顶就开始迷茫一片,再也不见蓝天。

    五天里,我们下过一次山,随一条大道沿山而下,黄龙寺后就是一段小路,小路直通溪口镇,我们补给了口粮在云雾中又回到了宝鼎。我们去了舍身岩,情人洞,还有什么什么地方,叫不出名来。夜晚就在茅屋里煮土豆饭吃。那是我记忆中最香的土豆饭。那道骨风仙长着白胡子的老头给我们讲宝鼎曾经辉煌的历史,寺庙是如何的雄伟,香客是如何的众多,云海是如何的壮美,佛光是如何的神秘。他常一边说,一边拿出一炷香点燃,虚空拜三拜,口中念念有词,插在了不起眼的香炉上。又回头对我们说,作揖是有讲究的,双手合十自心而上至口,再躬身,表示心口合一,对佛要诚实不能口是心非。我们莞尔,不置可否,但也学得有模有样,令老者微笑颔首。

    转瞬二十余年飞逝,华蓥宝鼎重新建庙,公路也修到了宝鼎之下。下得车来,光明寺的飞檐斗角近在眼前,山风习习,清爽宜人,换了长裤,净手肃颜,点蜡捻香。及至宝鼎,极目远眺,峰峦叠嶂,远山一浪远过一浪。昔日光秃秃的山顶,玉帝坐镇,木樨绕红,绿树成荫,我再也寻不见曾打坐的那块大石。

    曾搭帐篷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蓥宝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uq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