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班的地方离公司食堂比较远,吃饭就只有外卖,每到中午的时候就很头疼,中午吃啥?同事教给我一个好方法,就是翻之前的外卖订单,觉得味道不错的,直接一键“再来一单”搞定,省去了选门店选菜品的麻烦,我学习到了,屡试不爽。
这方法用在点外卖上可以,用在搞活动上依然行得通。
现在一到周末,就挖空心思地想着出去玩儿,自己放空放空大脑,顺便放娃。
但每次组织活动还是挺费力的,有时候精心策划一场出游后发现,也就那样。无非就是换个远的地方玩儿,要不爬山、要不拜佛、要不逛网红景点、要不吃特色美食……逛完家门口的照母山,去了观音桥小吃街过后,突然觉得,家门口的不也挺香的吗?还不费时,不费力,抬脚就能到,逛完就能回来。
几周前,在一个随意的周末,老公在群里喊了一声爬照母山,然后活动就自动成型了。一来地方近,不需要考虑时间成本,此时此刻无聊的人们都可以参与;二来,不需要考虑精力成本,不烧烤、不露营、不过夜,不需要准备东西,不需要提前订酒店,可以空着手来,也可以随时离开。
那次,大家都很尽兴,孩子们尽情释放了能量,大人们也享受了一次山林吸氧。精疲力尽过后,在家附近的酸汤乌鱼店吃饭,一锅两吃,外圈吃烧烤,内圈吃特色绿豆酸汤乌鱼,大人小孩的味蕾都得到了满足。下午在附近的另一个公园坐着闲话家常。日落十分收摊儿回家,几分钟就能到家,不影响正常作息。虽然完成了一整天的行程,但整体不费心不费力,就像晚饭后从公园溜达回来一般。
这活动不错,所以就有了昨天的“再来一单”。
同样的周日,同样的一群人,爬了同一座山,吃了同一家酸汤乌鱼店,不同的是比上一次更尽兴。
因为这次的队伍更庞大了,左叔叔一家参与进来了,人多起来,氛围感就更强了。
因为这次敏姐带了一大锅自制奶茶,邱老板带了很多水果,这下就搭配起了。有自制的水果奶茶加持,野外的聊天儿就更欢畅了。
因为左叔叔这次终于把左家兄弟带出来了。大大小小五个娃,有领导“左大哥”,还有大哥封赏的副领导“李筷儿”,还有四个大小不等的小兵。架构完整了,活动就能有条不紊地一直开展下去,几乎没出什么幺蛾子,大人畅快、娃也尽兴。所以也理解了,为什么结构很重要,连孩子们的玩耍也需要稳固的结构啊,哈哈哈。
行啦,这活动模板被再次验证过后,证实可行,以后还可以参考,适合短时间的聚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