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投资,其实就是炒炒股,他们经常讨论要不要用杠杆。
国家对于投资的风险也经常提出各种警告,要求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经济学里的“杠杆”和“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金融杠杆(leverage)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其实最安全的方法是将收益预期尽可能缩小,而风险预期尽可能扩大,这样做出的投资决策所得到的结果则必然落在您的预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须要面对提前出局的下场。
《金融的智慧》( The Wisdom of Finance )的作者德赛(Mihir A. Desai)在他的著作里,把金融杠杆和人生的承诺和牵挂做了一个类比,我觉得精妙无比:
要不要加杠杆?=要不要担负更多的人生承诺?
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担负更多责任?
人生没有羁绊,好比公司不用杠杆,它没有充分展开;人生全是责任,好比公司没有本金,它迷失自我。
很多人的人生是这样的
生活得很无趣
没有真心朋友
没有自己的事业
庸庸碌碌一辈子
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承诺,包括对自己。随波逐流
这就好像去杠杆的金融生意,正常、简单,也很无趣,更不会有成就。
人生必须有一些承诺,人生也必须有一些牵挂,但也不能超过一个人能力的上限,否则就会很辛苦,如同老牛拉破车,很容易抛锚,甚至迷失和幻灭。
举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吧,我一直想整理最近学习的一个专栏20多篇文章,其实也就是把重点复制黏贴到我的印象笔记里,然后加上几句话的概括。最多再画一个思维导图帮助记忆,但已经一个星期了,始终都没有实现。
就在刚才,我在微信上和一位家长聊天,无意间说起学习钢琴,我一高兴,主动揽事儿,说要把某老师的学琴家长课整理一遍分享给他,因为有了这个承诺,我很快听了一边课程,然后复制黏贴外加概括,很快完成了文稿,发给他了,前后不超过20分钟。
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个小小的承诺,让我不经意就完成了一次学习和积累。再次让我理解,这句经典,没有承诺,你的生命不能充分打开。
那么人生应该加多少杠杆呢,肯定没有标准答案,要看一个人的个体情况,但可以有一个衡量标准。
1、能否保持精神上的自信和愉悦。
2、有焦虑但不过分。
3、虽然任务很多,但每天还有时间读书。
4、每周能够有时间聚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