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夜话—家乡小站

作者: 胡长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9-14 18:33 被阅读0次

      我的家在长葛西部偏远农村,七八岁才见过拖拉机。十岁前只在电影里见过汽车。火车什么样?更没见过。

        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说:火车跑嘞可快了,就这还是趴着跑,要是站起来,一定更快。

        五年级的时候 ,曾和几个小伙伴骑自行车跑到城里看火车。冒着黑烟,拉着好多好多好多东西,长长的。好奇的数多少节,太快竟没数过来,有四五十节吧!还有漂亮的绿皮火车,从窗口看见有人。羡慕,心想,我也要坐上火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第一次看见“长葛站”是我鼻窦炎严重,父亲带我去县医院治病,中午领我到火车站前一个烩面馆吃饭。这个烩面馆就是现在长葛知名品牌“老街烩面”的前身。两间低矮的房子,一间是厨房。可以看到老板把生羊肉放到热锅里,“刺啦啦”一阵响,有火苗在燃烧。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炝锅烩面。老板熟悉地放里葱花、大豆芽等,又舀到里面滚着的羊骨汤。面不是擀的,是手撕的,甩了几下,竟细了很多。放到滚着的汤锅里,一会,用大马勺盛到碗里,撒上芫荽,再滴几滴油。香,真香,这是我第一次吃烩面,吃了一身汗,感冒引起的鼻炎竟好多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长葛火车站。什么样子,已经记不起来了。

        家乡小站—长葛站,是我年少离开家的地方。第一次应该是和父亲坐火车去的山东潍坊。从车门上车的机会不多,很多是跳窗户。我也知道,这是不文明的行为。车票买了,车也少,不走就要等明天了,是车站上的工作人员让爬窗的。

      爬窗,也是有窍门的。那时,没有空调,车里闷,窗户大部分开着。列车进站,有的买面包饮料。很多窗口关小了,就是为防止爬窗。双手伸进去,反手扣住两边的开关,向上使劲举,就开了。年轻,爬窗户不是问题。

        那时候,长葛站停车少。总希望在下次调整的时候,会增加停靠,实际上越来越少。去青岛方向的火车原来在长葛站停,后来在长葛不停了,在新郑停。

      曾经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际上象“兔子”一样跑,业务员就是“跑业务”。一个跑字,恰当表现了一个业务员的艰辛。哪有心思游山玩水?总想着下一站的事。那时间年轻,不怕熬夜,不需要座位。手里有全国列车时刻表,知道那个车先到。买个站台票,进站,上车补票改签就是了。

      从长葛小站,去了潍坊、烟台、青岛。后来去了广州、昆明。再后来去了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从一个豪情万丈的懵懂少年,到油腻大叔,再到戴草帽穿大裤头踢拉个拖鞋的老头。

        现在长葛交通特别便利,火车有长葛站和高铁长葛北站。新郑机场半个小时就到了。郑许轻轨,明年就通车。那时候,就敢在许昌喝酒了。坐轻轨回长葛,不怕查酒驾。

        明天,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章

  • 陉山夜话—家乡小站

    我的家在长葛西部偏远农村,七八岁才见过拖拉机。十岁前只在电影里见过汽车。火车什么样?更没见过。 一...

  • 《陉山夜话》夜话

    深夜,小鸟睡了,忙一天的人大都睡了。只有月亮和星星,在轻声地说着悄悄话。 这些话,只有在夜...

  • 毒匪

    新郑县城西南三十华里处有一座山,山不高,海拔300多米,名叫陉山。何谓陉﹖古人云:山形连延,中忽断者,名陉...

  • 陉山夜话.车祸

    阿普开车撞死人了。 阿普有一辆货车,自己开,拉建筑材料,挣点辛苦钱,够养家糊口。 ...

  • 陉山夜话 . 忙

    忙,真忙。 早晨6点起床,准备一下,骑上赛车和骑友汇合。骑友在“骑友群”喊几遍了,锻炼身体也是好...

  • 陉山夜话 . 勤俭

    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家里比较殷实。老两口去世后,弟兄俩把家里祖传的一块牌匾“勤俭”锯开分别保存。老大分的是...

  • 《陉山夜话》红薯

    晚饭是红薯茶,菜是白菜炒焖子。 我小时候是七十年代初,农村很多时候是靠红薯充饥。离村最...

  • 《陉山夜话》家……

    家,家是什么?家是有个保护的盖子,下面代表猪,就是有肉吃。 如果这个家,不能挡风雨没有安全感,没有...

  • 《陉山夜话》听话

    有次和一位大老板一起吃饭,他说小名叫“听话”。 当年这位老板二十九岁,资产数千万。他不是富二代,出...

  • 《陉山夜话》小侄

    小侄多才多艺,我很喜欢他。 小侄小时候就聪明,爱学。语文成绩极好,其他课比较差。很爱读书,爱写东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陉山夜话—家乡小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fc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