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认知的思考

关于认知的思考

作者: 草原cy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15:55 被阅读0次

关于“认知”的思考

什么是认知?在我看来,认知就是哲学上认识论的时髦表述模式。简单来说,认知就是你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人生、怎么看待自我的总和。认知能力是一种在面对万事万物时洞烛探幽直抵本质、穿越偶然抵达必然的能力。

认知能力和天赋有关,但照样可以培养、锻炼。只要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你的认知能力成熟只是早晚的问题,即使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你的人生也将会截然不同。

中国有句古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认知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看山是山”。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种人,他们职位很高,或者生意做得很大,但看问题还处于“看山是山”的层面,好像什么都看到了,但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一个人认知处于这种层面,偏偏又能调动巨大的力量,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认知的第二个层面,是“看山不是山”,就是我们有了专业知识、社会阅历之后,特别是经历了江湖的磨炼之后,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表面的“山”,而是一个个侧面。比如地理学家看到一座山,可能会说这座山是由什么构成的,经过了怎样的地壳运动;军事家看到一座山,可能会说这座山是否具备军事价值,如果要进攻山头,该怎样部署兵力;文学家看到一座山,可能会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名句。在这个层面,认知能力体现为专业性和纵深度,很多专家和在某一行业浸淫多年的老板,都处在这一层面。专业性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于信任自己的专业判断,而忽略了更广阔的世界,就会陷入作茧自缚的窘境。

认知的第三个层面,是“看山还是山”。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以后,你看到了山的朴素整体,同时也看到了构成山的底层逻辑和必然力量。在这个层面,你看到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看到了万般风景的生成和消逝,看到了人心的复杂易变,因此你才能有极大的包容性,让山川河流、草木鱼虫皆为我所用,成就一番事业。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据宫二小姐讲,她父亲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越往后境界越高。如果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三见放大到整个人生,其实就是搭建认知金字塔的过程。

所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就是人和人的认知差别所在,也是寻常格局和伟大格局分岔的起点。

所谓“见自己”,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明了人生的使命。在人生三见当中,最难的就是见自己。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浑浑噩噩,始终不能见自己。有些人需要历经许多岁月,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后才能见自己。有些人悟性很高,年纪轻轻就能见自己,比如毛泽东在1917年写出《心之力》时,还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却已显露出非凡的大志。

见自己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诚实——对自己诚实。一个人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认识到自己的长板,然后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见自己。当我们能够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此生的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时,我们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就会马不扬鞭自奋蹄。

所谓“见天地”,就是洞察事物的底层逻辑,参悟天地运行规律。见天地的大前提,是保持谦卑和有好奇心。《庄子·秋水》曾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如果你始终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限,而无法认识到世界的广阔,认知能力也将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

见天地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日积月累地修炼,最终形成独属于你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阅万般人”,一个都不能少。我常讲,人生是一场体验,幸福是一种感觉,不断地丰富人生体验,正是我毕生追求之所在。与江流相伴,与山川共舞,历自然之神奇,见人世之变幻,当万千纷繁世界扩展了人生的宽度,人的格局也就由此打开了。

所谓“见众生”,就是回馈众生以价值。见众生的第一功课,是通晓人性。如果我们不能通晓人性,不能正确地看待他人,那么“他人即地狱”。

众生有诸多的不完美,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伤痛。当我们通晓人性,就能以慈悲之心,接纳众生的不完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练达不是圆滑世故、随波逐流,而是和光而不同尘,同流而不合污。

见众生最主要的功课,就是投入地做事。见众生不仅是看见众生,而且是心中有众生。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自以为看破红尘,做生活的旁观者,大谈“放下”和“无为”,殊不知那不过是逃避和躺平的借口。我们要积极地入世,通过做事为他人创造价值,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

人生三见,最难的是见自己,最有意义的是见众生,而最重要的是见天地。见天地的功夫,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能力,就是决定格局大小的基础。

前文讲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从认知入手,修炼格局。但毋庸讳言的是,每个人的格局也存在先天决定的部分。换言之,格局除了表现为理性认知之外,还表现为某种“非理性”的气质。这种气质很难用语言来解释,所谓帝王气也好,领袖气也罢,乃至匪气,其实都是同一种气质在不同人生境界的体现。

相关文章

  • 元认知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关于思考的思考”,那么“元教育”,就是“关于教育的教育,关于学习的学习”;元认知用来思考...

  • 如果你不认知生命真相,生命对你将是一种惩罚。

    【来源】:福果文化 【主题】: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世界的思考关于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关于认知的认知! 【感悟】: 越来...

  • 日更-阅读与思考

    第二天,关于阅读,关于思考 阅读,增长见识,借助他人的人生阅历与思考,提高自己的认知,进而思考自己的认知,思考自己...

  • 元认知

    前两天读书看到一个概念“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可以理解为关于认知分认知,关于思考的思考,很多人不理解,什...

  • 关于认知的思考

    最近007战友中有好几个已经不甘心只写鸡汤故事类文章,纷纷转战写小说,不得不佩服这帮人,说明他们的认知框架已经发生...

  • 关于认知的思考

    关于认知的思考 1.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勤奋比天赋更重要 2. ⾼⼿在认知的⾼度、宽度、深度,以及能⼒建设的全⾯性...

  • 关于认知的思考

    今天本想好好写写这个主题,下午陪哥哥研究一份初中数学卷子学习、然后又带他去体育场跑步,一直忙到现在。 其实我心里一...

  • 关于认知思考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关于人的认知和行为,今天的文章,我就想要和你分享一下,关于人的认知的一些思考: 第一、认...

  • 工作带来的生活思考

    最近,多了很多关于人生及时间的思考,关于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关于细细碎碎生活的思考,关于自我认知的思考,忽而能量爆棚...

  • 为什么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好和坏呢

    元认知能力指的是关于思考的思考,关于认知的认知。这句话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 这太简单了吧,好了我知道了。 瞬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认知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hdcjtx.html